不可能适用立法解释形式加以解决, 例如现有大部分的刑法修正案均涉及到对原有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进行了添加、修订或者对法定刑进行了提升, 而这些都不可能以 了一定漏洞, 立法机关甚至司法机关可以在罪刑法定原则的严格限制和灵活惩罚危害行为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这样的平衡, 由司法机关行使, 可能会被人们批评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67.html -
了解详情
脱离占有物的犯罪却越来越少见。侵占罪设立本意是为了解决司法实践中急待解决的侵占脱离占有物类推为盗窃罪,与罪刑法定原则的矛盾,然而这个司法实践部门急切盼望的法律 西方国家法律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在遗失物制度上,现代西方各国却继受日尔曼法的选择。日耳曼法遗失物制度的模式是:拾得人履行法定报告义务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194.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础,如果概念本身都不明确,理论展开中争议的产生就不可避免。为了推动罪数论的发展,我们应该寻找更为清晰稳定的概念体系,需要尝试能够准确表达犯罪形态的存在 所规定的各种犯罪构成,则是认识犯罪本质的法定标准。在立法上对犯罪成立条件做出明确规定,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所以在犯罪构成与犯罪本质之间从来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37.html -
了解详情
犯的作为义务范畴,混淆了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调整范围,会扩大不作为犯罪之作为义务的范围,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明确性精神,甚至导致罪刑擅断。因此,作为义务 发生的关系锁链,即要具体地、事实地支配因果关系的发展经过。在欠缺事实性前提的支配场合,仅凭作为义务这样的规范性要素,由于它对结果缺乏支配性关系是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66.html -
了解详情
下游行为以刑法典第312条进行定罪处罚。在这里产生了典型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冲突。基于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合理性的价值取向,刑法典第312条所明确使用的概念 刑事犯罪。二是应当累计说。该观点认为,行为人多次受贿,但每次受贿数额均未达到法定数额标准,或者多次受贿中,只有一次或几次受贿数额达到法定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37.html -
了解详情
犯的作为义务范畴,混淆了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调整范围,会扩大不作为犯罪之作为义务的范围,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明确性精神,甚至导致罪刑擅断。因此,作为义务 发生的关系锁链,即要具体地、事实地支配因果关系的发展经过。在欠缺事实性前提的支配场合,仅凭作为义务这样的规范性要素,由于它对结果缺乏支配性关系是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72.html -
了解详情
下游行为以刑法典第312条进行定罪处罚。在这里产生了典型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冲突。基于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合理性的价值取向,刑法典第312条所明确使用的概念 刑事犯罪。二是应当累计说。该观点认为,行为人多次受贿,但每次受贿数额均未达到法定数额标准,或者多次受贿中,只有一次或几次受贿数额达到法定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40.html -
了解详情
被译做刑罚法规适正的原则、[ 2 ]实体的正当程序原则、[ 3 ]刑罚法规内容妥当的原则。[ 4 ]该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之一,是二战后日本法学界 的直接客体。 笔者认为,受贿罪的客体应该回归日耳曼法的立场,即公务的公正性或者纯粹性的立场,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对该说增加一些新的解释。根据该说,主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13.html -
了解详情
来说不能适用。 (二)从旧兼从轻说是我国刑事司法解释制度不完善,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现实选择。 我国刑事司法解释现状决定从旧兼从轻是罪刑法定 没有得到解决,甚至司法解释侵犯立法权现象不乏存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司法解释在我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地位和作用甚至已经成为法官审理和裁判案件最基本的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60.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与非难》一文,认为义务必须以行为人的能力为前提,不可能的事绝无义务可言,即法律在行为人没有遵守法定标准的可能之际,不能认为他有责任而加以 行为被作为犯罪规定下来,总是有一定依据的,在现代政治制度中,刑法的制定有严格的民主程序,因此,具体规定违背民主原则的现象基本上不存在,所以,将期待可能性作为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