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带来的痛苦与快乐进行权衡并做出行为抉择。为此,刑罚之痛必须超越犯罪之利,以威慑犯罪人[②]。在他们思想基础上产生起来的刑法威慑主义已成为今日许多国家刑事政策 严厉性是指对犯罪者应依据其行为的严重性而给予足够惩罚,以保证刑罚威慑效果,也即对犯罪者的惩罚除了考虑其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外,还应考虑反转其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87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如同空文。为了解决标签效应,保护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应顺应世界各国少年刑事立法的潮流和趋势,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 《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第21.2 观点认为本条也应作相应修改。但笔者认为,修正后的刑法扩大了投毒行为的范围,鉴于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原则,对本条不应作相应修改,而保持原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675.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审判实践,就钦州市未成年人犯罪的发展趋势,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其对策。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和违法犯罪的现状 我国刑法上所说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 形成规律,循序渐进,组织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增长社会知识和经验;五要对已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矫治,但教师应善待学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91.html -
了解详情
包括赔偿损失、排除危害(一般包括停止侵害、排除防碍和消除危险)和恢复原状三种,并且该三种责任承担方式的具体适用还应考虑环境侵权行为的特点。[4]作为环境 等[6]),以避免或减轻地下水污染。 (三)土壤污染刑事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06年修正)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578.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激励机制,应当给予证人经济补偿。证人作证是一种利他行为,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证人行为的积极性就得不到肯定。 (2)证人经济补偿制度的法理 法院网,2005年3月20日下载。 [8]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459页。 [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411.html -
了解详情
禁止从重溯及被认为是近代刑事立法的一个原则,不从重溯及是近代刑法的民主原则之一。然而,美国为了对付有组织犯罪,不惜对二百年来形成的刑法民主原则有所变通,容许有 的或犯一罪而其方法或结果之行为犯他罪名者即牵连犯的规定,在修改的条文中已经删除,修正的刑法之所以删除牵连犯的规定,理由在于:牵连犯之实质根据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34.html -
了解详情
出了以下几种刑罚理念:1. 谦抑性的刑法思想。刑法谦抑原则首先严格收缩刑法干预范围即法定犯罪圈,能不作犯罪处理的违法行为尽量不作犯罪处理。其次,刑法谦抑原则 的时代精神,于法于理于世于时都是可行之举。第四,建立我国的保安处分体系。立法者应将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加以司法化、非刑罚化,并吸收一些已证明有效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480.html -
了解详情
出了以下几种刑罚理念:1. 谦抑性的刑法思想。刑法谦抑原则首先严格收缩刑法干预范围即法定犯罪圈,能不作犯罪处理的违法行为尽量不作犯罪处理。其次,刑法谦抑原则 的时代精神,于法于理于世于时都是可行之举。第四,建立我国的保安处分体系。立法者应将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加以司法化、非刑罚化,并吸收一些已证明有效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33.html -
了解详情
分析的问题。我对少数民族犯罪及其对策的反思,将从对传统犯罪学分类的批判展开。 一、犯罪现象的类型化分析 犯罪现象可以根据刑法规范(侵犯法益)和事实特征进行分类 、抢劫、伤害等传统犯罪,法定犯是违背行政法规的行为,因各国的立法差异而有不同。按照支配犯罪行为的主观心态,犯罪划分为故意犯罪和 过失犯罪。按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08.html -
了解详情
频发的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以其结伙性、隐蔽性、瞬时性(快速完成性)和 高危害性的鲜明特征引起了国家高层、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第609-612页。 [5]陈贺评、宋立辉:《关于车抢夺犯罪案件的情况分析及法律对策》,《检察实践》,2005年第5期。 江西省峡江县人民法院 王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