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行贿人没有明确告知受贿人或者双方没有约定银行卡内的存款数额,也不意味着受贿人的犯罪故意绝对停止于概括故意。只要受贿人实际使用部分存款,就可以认为其明知或者应 看,以单一性实行行为决定共犯性质的观点得到了司法解释的认可。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84.html -
了解详情
和理论中,除了重大责任事故罪允许操作惯例等非规范性的规定作为补充规范以外,作为责任事故犯罪空白部分的填充依据都在于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然而,在中国刑法学界,对单位 是单位,而不可能是自然人。在肯定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为单位犯罪的情况下,如何认定单位犯罪行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换而言之,在司法实务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33.html -
了解详情
甲在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时,仅仅发现了被他人已经打开的计算机入侵路径,是否可以认定明知呢?在日本刑法上,这种情形被称为继承的共同正犯[3](P.397)。在继承 不属于教唆犯。但是,在特定之情形下,如何认定对象之特定不无困难。如利用聊天工具,在一个聊天室中进行犯罪的教唆行为。在这里,网络聊天室构成了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0753.html -
了解详情
犯(同时也是身份犯即贪污罪的从犯),即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的共同犯罪行为同时触犯两个以上罪名时,应按照想象竞合犯的原理处罚:如果将其中一方 》2013年第6期。 (45)2000年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指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8805.html -
了解详情
也不能认定为单位行为而以单位受贿罪论处,因为犯罪体现的意志性质究竟如何,是以行为时为标准的,行为时未体现单位意志,即使事后单位对犯罪行为的状态 罪的主体。 笔者认为,根据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6月18日《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之规定,并参照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月2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529.html -
了解详情
玉娇案件,邓玉娇致邓贵大死亡是否为正当防卫的关键是如何认定邓贵大、黄德智的不法侵害,他们的行为性质究竟是购买性服务、强制猥亵还是强奸行为(未遂) 。主观说赋予防卫人合理判断的自由,给予防卫人较大的主动权,有利于防卫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但是显然将不法侵害者置于比较不利的地步,有可能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027.html -
了解详情
玉娇案件,邓玉娇致邓贵大死亡是否为正当防卫的关键是如何认定邓贵大、黄德智的不法侵害,他们的行为性质究竟是购买性服务、强制猥亵还是强奸行为(未遂) 。主观说赋予防卫人合理判断的自由,给予防卫人较大的主动权,有利于防卫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但是显然将不法侵害者置于比较不利的地步,有可能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9998.html -
了解详情
、澳、台黑社会组织到内地发展组织成员的,适用刑法第294条第2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如何认定境外的黑社会组织?对此,有人认为,某一违法犯罪 人员包庇、纵容自己所属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进行的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应作为事后不可罚的行为对待,不能认定其构成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35]但有人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003.html -
了解详情
在第一次的盗窃行为中,他也只是在穆某等人的勾结下实施盗窃,李某属于从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 身份、权利义务关系或者其他有关事实的凭证,如结婚证、驾驶证、户口迁移证等。认定刑法意义上的国家机关证件应从制作颁发主体和对外效果两方面把握:第一,国家机关证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6833.html -
了解详情
的境地。 那么,又有一个问题随之产生了,如果中止行为本身在外观上符合了客观的犯罪构成要件,那主观上犯罪的罪过如何认定呢? 前面已经提到了,犯罪 刑法学:第3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310. [5]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482. [6][7]高铭暄.刑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2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