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何等重要。 我们应当肯定,判断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标准与判断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标准应当一致。因为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仅是具体表现形态上有异于作为犯罪 基础的探索,其积极意义应不容低估。但是值得反思的是,这种理论研究永远也不会提出一个刑法因果关系进行划一判断标准。以其理论是发展来看,关于判断因果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70.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中,有一些是可以构成作为侵权行为前提的行为人的注意义务的。比如,我国《刑法》第304条规定了邮政人员延误投递邮件罪,根据该规定,邮政工作人员严重 加害人赔偿责任得重要机能,涉及法律上的价值判断。[15]2.关于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问题,在违法侵权中基本可以转化为过失的问题。学者王成认为,我国目前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50.html -
了解详情
〔4〕由此可见,对于意外事件在刑法体系中的地位是存在较大争议的,这个问题主要涉及过失行为、过失犯的因果关系以及过失的心理内容等重大理论问题。一般而言 刑法总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第185 页以下;刘艳红主编:《刑法学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126 页以下;曲新久等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21.html -
了解详情
应作为司法上判断行为人直接故意程度的依据。 (一)行为人的事实年龄 提及年龄与刑法的关系或年龄在刑法中的意义,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 ;行为人对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认识或有认识的可能性,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观条件。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89.html -
了解详情
之的意思也依此等要素是必然的自然而然的因果,而我们绝没有成为意思自由之物。刑事实证学派的代表人物、意大利刑法家菲利指出,我们不能承认自由意志 刚.犯罪过失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9]童德华.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舒洪水 【作者介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17.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犯罪。因为,因果关系是最重要的犯罪构成要件。 第五,构成要件标准说,这种观点主张,应以刑法分则或其他刑罚法规中规定的构成要件作为罪数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333页 [iv]樊风林、宋涛主编《职务犯罪的法律对策及治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版, 第253-255页 [v]马克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51.html -
了解详情
藤木英雄、植松正等。认为行为是人类自然意志活动所引起的身体举动而发生于外界的因果的、物理的整个因果过程。(2)行为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有意性; ,凡是人类的举动,包括作为与不作为,不问故意或过失,只要足以引起有害于社会的结果而具有社会危害性,便可视为刑法中的行为。(5)但是,由于社会行为论者所采用的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59.html -
了解详情
便不能说行为具有危害结果。[18]言下之意,危险状态只是预示着向实害结果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实害结果毕竟尚处于可能性阶段而尚未转化为现实,因而危险状态不 意义,对定罪量刑也毫无益处。由此看来,唯有承认危险状态的结果属性,刑法中危害行为与危险状态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才说得上名正言顺。 相反,否认危险状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65.html -
了解详情
难以估量, 且一旦造成实际后果要想再恢复就极其困难,所以在刑法中规定污染环境犯罪的行为犯是正确的。 (三)危险犯 危险犯是指只要行为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结果 关系更是难上加难。 由于主旨所限,对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因果关系不能进行深入探讨,但笔者认为,现行刑法将该罪归为危险犯则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该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120.html -
了解详情
的关系。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之分。在查明犯罪事实过程中,证明必然因果关系或偶然因果关系之分。在查明犯罪事实 故意的证据不足。根据行为人对自己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的认识程度和所持态度不同,刑法理论将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人民检察院决定起诉或不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