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影响定罪结论的重要内容,由于犯罪论体系是解决定罪问题的体系,因此,免罪(含免予刑事责任中的免罪)在犯罪论中理应有体系性地位。若仅将免予刑事责任置于 罪事由具有合理性,建议今后在刑法或其他法律中明文确定最高司法机关有权确立免罪事由。超法律的免罪事由是违反我国罪刑法定原则的规定的,应予以杜绝。 笔者主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870.html -
了解详情
是影响定罪结论的重要内容,由于犯罪论体系是解决定罪问题的体系,因此,免罪(含免予刑事责任中的免罪)在犯罪论中理应有体系性地位。若仅将免予刑事责任置于 罪事由具有合理性,建议今后在刑法或其他法律中明文确定最高司法机关有权确立免罪事由。超法律的免罪事由是违反我国罪刑法定原则的规定的,应予以杜绝。 笔者主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686.html -
了解详情
和目的解释发挥作用。就文义解释来看,宪法规范所确定的明确性原则[15]即具有指引意义,而这本身也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明确性原则一方面对刑法立法 并援用宪法规范进行解释,并将宪法规范作为限制解释结论的一个重要根据。 四、刑法规范合宪性解释运用中的具体问题 刑法规范合宪性解释的运用,主要是发挥宪法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002.html -
了解详情
和目的解释发挥作用。就文义解释来看,宪法规范所确定的明确性原则[15]即具有指引意义,而这本身也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明确性原则一方面对刑法立法 并援用宪法规范进行解释,并将宪法规范作为限制解释结论的一个重要根据。 四、刑法规范合宪性解释运用中的具体问题 刑法规范合宪性解释的运用,主要是发挥宪法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6740.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的学者也意识到作为义务的形式判断在理论和实践指导中的种种弊端,如与罪刑法定冲突、不当出入人罪等问题。法律体系下的义务这么多,全是刑法作为义务 是本质背离的。李金明博士指出,要调和形式义务和罪刑法定的冲突,要不放弃对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定罪量刑,要不修改立法。(22)然而,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来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322.html -
了解详情
的判明,否则就无法定罪。因此,有学者认为刑法中的罪过理论采取的是整罪分析模式(28),主张对故意与过失作完整的理解。(29)罪过理论以行为人对结果的心态划分 意识,这一展示势必不是全面的,许多非常重要而且富有意义的问题尚未展开,如古代刑律犯罪故意的推定、共同故意、犯罪故意与未遂等等。古代刑律之六杀,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2132.html -
了解详情
。当宪法文本中没有明文规定生命权条款时,可以通过宪法解释方法寻求依据,借助已有的基本权利条款确定能够证成生命权价值的条款。有学者认为,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 执行中存在死刑偏重、生刑偏轻等问题,需要通过修改刑法适当调整。郑赫南:《刑法修正案(八):给我们带来什么?》,《检察日报》2011 年2月2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980.html -
了解详情
特征经过法律的选择便具备了法律特征,即身份在刑法条文中的反映。随着某种身份本质特征的各种要素的发展,身份对于刑法的作用也会呈现一种变异性,当某些或某个要素的 1日。 ⑼转引自顾永忠:《〈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与辩护律师的执业保障兼谈〈刑法〉第306条的存废问题》,《中国司法》2011年第11期。以上数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04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的延续,所以应认定为原审被告人隋某的行为发生在刑法修正案之前,按照刑法第3条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隋某不构成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 行为,辩护人辩称应认定为工作失误而不是滥用职权。这里涉及到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区分滥用职权与工作失误的问题。工作失误,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因失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291.html -
了解详情
承认,同时也是国际刑事规则中确定刑事责任和制约刑权力的一项基本要求。问题在于,国内法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原则是建立在刑法规范较为统一、完备、系统的 。否则,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后来对本国刑法进行修改,以惩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日本战犯及其在本国的合作者的行动就难以理解了。 两大军事法庭的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4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