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定罪和处罚无所适从。进而,论者否定了教唆犯与被教唆者之间具有共同犯罪行为和共同犯罪的故意,从而认为教唆犯和被教唆者之间不具有共犯关系。为解决上述矛盾,论者主张 认为这种思路在实现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方面是值得商榷的:无论是郝守才教授所主张的将第29 条第2 款规定的单纯教唆犯规定为独立的罪名,还是像魏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23.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要件或者刑罚配置还是增设独立的罪名更为妥当。以此标准来考察增设袭警罪的主张,可以发现它不仅无价值,还可能破坏刑法分则已有的合理结构。 主张增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27]邱兴隆:《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据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123页。 [28](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19.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确定法定最低刑就成为问题。对此,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条文说,又谓罪名说,认为某一犯罪在同一条文里规定了数个量刑幅度的情况 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1页。 [29] 高铭暄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和诞生》,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第9394页。 [30] 参见王汉斌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52.html -
了解详情
的,应如何处理呢?显然不能以上述罪名论处,因为抢夺、抢劫既不属于窃取、刺探也不属于收买。而且,根据现行刑法的规定也难以认定为其他犯罪。而这 (1983),山东昌乐人,2005年本科毕业于湘潭大学法学院,2008年本校刑法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宁夏中卫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助理检察员。 【注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37.html -
了解详情
时在处罚上可与对象为女性时有所不同。 (三) 对性侵犯的形式作扩大的理解 我国刑法对于各种性侵犯的表现形式估计不足,范围过窄,因此应当将一些公认 的情况变化。这样做不仅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也符合世界刑事立法的发展方向。 (四) 适当增加性侵犯的罪名,加重对一些严重罪行的惩治力度 瑞士联邦刑法典中对于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10.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是指刑法只规定罪名或部分构成要件及法定刑,而将构成要件的一部或全部委诸其他法律或行政法规或命令。() 在适用时,为明确空白刑法的犯罪构成,需 于空白刑法。因为,行政性、经济性法规政策性强,为保持与经济发展同步,需作经常性的调整、补充、修改。通常表现为某一违法类型随着时间变迁,其中一部分合法化,或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387.html -
了解详情
,但由于侵夺者是谁往往一目了然,因而很难说是窃取。即使有必要予以犯罪化,也是要另立罪名的问题,而不应当归属于盗窃罪。抢劫罪(或强盗罪)的特点 年日文第3版,第174175页。 [9] 高铭暄、王作富主编:《新中国刑法的理论与实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第588页。 [10] 参见[日]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28.html -
了解详情
防卫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才能认定其是否具有正当性。从证明责任上看:司法机关证明案件的范围比证明必要限度容易:而且,在法院审理中,防卫人一般是作为被告人,特别防卫 还是指具体的罪名?笔者认为,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仅指以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手段实施的犯罪行为而不指罪名。因为,第一、罪名是在刑法立法之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17.html -
了解详情
相关条款及解释,应定为法定的罪名,如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故意杀人罪,只需引用《解释》第4条和刑法第232条的规定,罪名定为故意杀人罪即可。其他 认为所谓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是指行为人通过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的手段,聚众围攻、冲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扰乱社会秩序,或者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472.html -
了解详情
的作用,而是直接制造了犯罪。对此,鲁迅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以为法律上的许多罪名,都是花言巧语,只消一语包之,曰:可恶罪。‥‥我先前总以为人 犯罪行为的反应就不存在犯罪真实性。 第二、关于刑法的犯罪控制功能。长久以来,刑法及其实施在打击和预防犯罪中的功能不仅被人们寄以厚望,而且往往被绝对化。尽管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1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