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拘传证的有效时间。我国法律对此未做规定。拘传的目的是为了不失时机,及时强制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到场接受讯问查明案情,防止案件久拖 秘密侦查取得证据;四是对接受自首、立功情节和犯罪嫌疑人到案后的认罪悔罪表现等等。 那么由谁启动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程序呢?浙江省洞头县公、检、法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47.html -
了解详情
注重情理的衡平、尊重个人权利、强调正当程序的法律文化传统,同时其判例法制度又为法官根据具体个案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解释和操作制定法提供了条件。在这种法律文化 有效的规则就是法官和陪审团对被告人的沉默不做不利推论。但是,到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警察权的逐渐确立,警察粗鲁地对待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让人们开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12.html -
了解详情
立功的权力呢﹖ 在一般的案件中最先接触案件的是侦查机关,也是最先进入诉讼程序的,并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的立功行为也必须由侦查机关在实践中查证属实 自己的罪行而做他们可以作到的一切。这时自首和立功就是他们的首选。检察机关会根据法律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的立功行为进行全面的审查和分析,以做到最为公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35.html -
了解详情
侦查的工具与手段,“以羁代侦”,以“持久战”的方法获取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忽视程序正义。"重惩罚,轻保障"从而造成在实践工作中认为:在办案过程中 嫌疑人有罪,忽视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本着"不放纵一个坏人"的思维,以种种的借口和托词对被羁押人进行羁押,甚至借用法律上的漏洞以"补充侦查"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24.html -
了解详情
侦查活动依法正确进行。同时亦有利于辩护律师及时地了解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情况,及时地关注对犯罪嫌疑人有利的事实和证据材料,使辩护律师能够切实有效地履行自己的 ,知识出版社1984年,第152页 (16)、罗本琦:《刑事被告人人权的法律保护》,载《现代法学》1997年第2期 作者简介: 高军(197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2.html -
了解详情
承担,控诉机关必须收集到确实充分的证据以证明犯罪,如果不能证实犯罪或者依据收集到的证据定罪存在异议,则应作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解释和处理,罪轻罪重不能确 的意思自愿,保障了程序的正义,其供述应具有更强的证据效力。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主要是获取其他证据的一个便捷途径,法律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3.html -
了解详情
任的最佳选择。通过控辩协商,使得“坦白从宽”的政策有了存在的法律基础,真正体现鼓励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认罪的精神,促使他们认罪和悔罪,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 缩短侦查羁押时间,防止超期羁押的出现,有必要在侦查阶段 “讯问犯罪嫌疑人”这一必经程序中,引进控辩协商制度,通过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服法,降低侦查难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51.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证明其有罪的责任依法由控方承担,被告人不 古今中外有关沉默权原则的合理因素和科学方法,相信我国有限制的沉默权规则会发挥积极作用的。我国的法律制度也将日益完善,赋予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不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64.html -
了解详情
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刑事诉讼法首先是减少和杜绝冤假错案的法律,逮捕作为一种重要的刑事司法制度必须符合这个原则。”[1]笔者以为,刑事强制措施制度同样必须 (公安机关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需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并不需要经过不承担刑事追诉职责的司法机关(指法院)或者司法官员(指法官)的司法审查和监督,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2.html -
了解详情
活动的被动性,使其预防和纠正侦查违法的作用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公安机关享有广泛的职权,在程序上缺少有效的制约机制,除逮捕犯罪嫌疑人必须经过检察机关批准外,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有关解释中已有明确规定,可以说已有法律上的依据。即以刑讯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鉴定结论不能作为指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