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共犯为性质互异的概念,因此,就限制正犯体系而言,其首要问题即在于如何区分正犯与共犯;其次,由于教唆犯、帮助犯形成刑罚扩张事由,第二个问题就是此种 认识之下,其建构的参与理论的处罚漏洞是很明显的。在利用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犯罪的场合(例如,成年人教唆10岁的未成年人替自己从超市偷偷夹带货物出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801.html -
了解详情
或不代表本刊意见。(3)审前媒体报道涉及嫌疑人时应以匿名化为原则,以实名报道为例外,尤其是在未成年人犯罪和轻罪案件中应当匿名报道,以防止侵害犯罪 先定后审等。对于程序性违法的监督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显然不同于对案件应该如何定罪量刑等实体问题发表意见,后者可能直接危及独立审判;(3)各方面对司法活动的干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20.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对于上述三个条文所规定的,犯罪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其犯罪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如何理解呢?在目前的著述中未见到对这一问题的明确解释。 ,但却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亲往,因而明示委托他人代己投案自首。(3)送首,指未成年人犯罪后,由其监护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将其送到有关部门自首。(4)陪首,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40.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时的含义。如刑法第237条猥亵儿童罪中的儿童,以往理论一致认为是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但新近的观念则认为儿童应是指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提出犯罪违反的是规范,而不是刑罚法规。因为刑罚法规仅规定什么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如何处罚,对于作为刑罚前提的行为的禁止或命令,是由规范来规定的。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76.html -
了解详情
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以上是历史上中外刑法以及现行刑法典和刑法学理论对刑法意义上的年龄划分,那么我国刑法学理论对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认定的呢?实践 除了要求行为人具有这两个条件外,还必须具有特殊身份。 【3】言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年龄问题分析,中国法治网。 【4】参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骨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83.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责任,对被告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轻微犯罪、未成年人犯罪、过失犯罪可以采取非刑事化处理;对严重犯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作为依法从轻、减轻 裁《人民司法》2006年8月,P49-51页。 [6]董祖浩:《探讨如何构建完善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载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公平正义网。 [7]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69.html -
了解详情
等犯罪行为,或者对检查人员有杀害、伤害等犯罪行为的,数罪并罚。 10、 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的,或者从事高空、井下 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一人犯数罪,古已有之。对于犯数罪的如何处罚,历代法律也多有规定。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长期没有颁布系统的、法典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354.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责任,对被告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轻微犯罪、未成年人犯罪、过失犯罪可以采取非刑事化处理;对严重犯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作为依法从轻、减轻 裁《人民司法》2006年8月,P49-51页。 [6]董祖浩:《探讨如何构建完善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载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公平正义网。 [7]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83.html -
了解详情
而笼统的规定,由于未成年被告人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一般成年被告人的特点,使得如何正确的运用罚金刑来挽救失足青少年,成为司法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 、解决问题的对策 对于未成年罪犯能否适用罚金刑,各国的规定差别较大。虽然我国刑法没有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罚金刑的情形作出明确的例外性规定。但我国对未成年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01.html -
了解详情
。 [107] 在1958年审理的一个案件中,涉及对战时逃兵能否给予开除国籍的处罚,最高法院认为残酷和非同寻常的刑罚的含义既不确定也不固定,应当按照 这些事实证明,不对强奸幼女的罪犯适用死刑已经形成了全国性的共识。 [112] 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上,1988年,最高法院宣布对不到16岁的人适用死刑违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7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