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加以处理,这是中国刑事诉讼的明显特征之一。“决定”适用的事项范围可以包括是否准许回避的申请、是否同意对检察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开庭审判、是否同意当事人、 程度上失去对一审法院适用法律不当、违反法律程序现象进行纠正的能力。当事人(尤其是被告人)在受到不公正的定罪、判刑,其诉讼权利和人格尊严受到侵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72.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之间的具体情况而有差异。在许多情况下,依据法律的具体规定无法实现充分公正的,这就需要有弹性的法律原则加以补充,而诚信原则不过是掌握在法官手中的 之间的利益配置使之趋于均衡;若以上措施仍不足以消除因情事变更造成的不公平后果,则可依法解除商事法律关系。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当事人对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0.html -
了解详情
暂时搁置一边。两个阶段在价值取向上的冲突,使得缺席判决主义在程序公正与程序效率,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抉择中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缺席方不提出异议或未能以 或再审程序予以救济。(3)到庭当事人对于法院应依职权调查事项不能为必要证明的。依职权调查的事项的范围,一般认为应包括诉讼要件、当事人适格要件及权利保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0.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或陈述的意思不明确、不充分、不适当的情况下,依法对当事人进行询问、提醒、启发或要求当事人对上述事项作出解释和说明的权限。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一)行使释 的最高裁判所明确表明在应当进行释明的时候,法官必须适当地行使释明权,以使纠纷能够得到公平、公正的解决。此后,法官的释明虽仍称为释明权,但实际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65.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作为裁判的基础。各国普遍认为,为禁止突袭判决,法官必须对判决所处理的事项和作为判决的事实证据都进行听审。诉讼听审权在《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 的权利。将这一权利引申则是强调诉讼经济。诉讼经济追求的是在保证诉讼公正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约当事人和国家等的诉讼成本。诉讼或法律本质上要求将公正作为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6.html -
了解详情
由法庭传唤证人出庭作证通常被认为是对对抗式诉讼制度的一种不当干预,为此,这种方式仅能为实现法律公正的明确需要时才能采用。与英美法相比,大陆法 证据法第41条和42条也分别规定了对因职业关系而获得的应当受到保密的事项以及律师与委托人之间的保密事项,证人享有拒绝作证权。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第307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67.html -
了解详情
可能将执行工作和审判工作等同视之。1995年《法官法》对法官的定义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通篇没有提到“执行官”或“执行员”。司法实践中,人们 原理,以及是否会影响行政机关的公正形象,是值得研究的。 刑事案件的强制执行,由三大机关负责:如果需要执行的事项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执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62.html -
了解详情
恶果的协调者,基本社会公正的维持需要一个公正的社会产品分配者,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执行共同社会事务的组织者,基于此,国家的职能必须扩张,国家不仅要负责照顾 通知,具体规定了民众可以向地方法院或司法省法院起诉地方官吏的事项,这实质上是日本关于行政诉讼的最初规定,但是由于此后基于这一通知民众对地方行政官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71.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法治水平较低,赔偿义务机关依法积极主动赔偿的意识不高,因此,在我国的国家赔偿立法中,保障国家赔偿取得的制度必须作为立法的重点。三、以人权充分保障为 》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仍遵循“原告就被告”原则,但如法院为国家赔偿义务机关时,为保证程序公正,该法院应当回避,可考虑通过提高审级或异地管辖的方式予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31.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此类案件在侦查、逮捕、审查起诉环节缺乏有效外部监督问题的一项制度。凡列入监督范围的事项,检察机关都必须按照规定启动监督程序,主动接受人民监督员 符合民主法治要求;加强了检察机关自侦案件地外部监督,进一步确保检察权依法行使,有助于确保司法公正;彰显程序正义;制约检察权力,遏制司法腐败;克服法律僵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