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制度与普通程序简易化不可能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按照法院方面此次改革的设想,是通过证据展示制度来简化普通庭审程序,缩短开庭时间,让法官从冗长繁琐的开庭中 的判决。但要真正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对法院系统拟实行的庭前证据展示制度进行必要的合乎我国司法公正需要的改造: (一)应明确庭前证据展示的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303.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主体 【写作年份】2003年 【正文】 作为诉讼证明的首要环节,证明主体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不仅制约着整个证据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刑事诉讼中其他 一致并不能代表我国对证明主体理论的研究已臻于完善,相反,对表面上达成共识的满足不仅束缚了研究者的进一步探索,而且已经成为现阶段推进司法改革的阻碍力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61.html -
了解详情
对其特殊性不加以考虑,使众多小额的、零星权利长期得不到救济,必然产生的后果就是公民对司法制度的疏离,对法律的不信任。因此,法院用群众方便的 取信于民的关键所在。 [7]当前,我国立法机关已经启动了小额诉讼程序的立法调研,最高人民法院已经下发《关于部分基层人民法院开展小额速裁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107.html -
了解详情
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4][5][11]参见赵秉志《中国现阶段死刑制度改革的难点及对策》,载赵秉志主编《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 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8页。 [7]李汉昌、章青山:《关于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检讨》,《法商研究》2000年第2期。 [8]德沃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06.html -
了解详情
使用并不违反禁止重复评价的刑法原则。② 四、完善我国缓刑制度的几点措施 (一)缓刑适用程序的改革。缓刑制度,应当针对不足来改进缓刑适用的司法裁量权。其主要 ,将能充分体现缓刑制度的功能,避免弊端,更好地发挥缓刑的真实效用。 注释: ①但法律有明确规定不适用的除外,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贪污、受贿、挪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23.html -
了解详情
信是采纳的延续,两者相互依存。在庭审活动中,对口供、陈述、鉴定结论等,主要解决采纳问题,采信时可到合议庭合议时、审判委员会讨论时都可解决。法庭上有 证据。正确的采信证据,是法官高素质的体现,也是我国司法制度中人权保障的进步。 注释: ①徐国俊 中国法院网《刑事审判中的证据运用规则看程序公正》 ②晏向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50.html -
了解详情
同意。此项内容,应为较具中国特色的案件案件请示制度的一部分。[6]关于案件请示的性质,在诸多探讨我国法院管理行政化色彩的专论中均有论及,学者及法官们多 在扮演法律人角色时,应当注意从社会人的角度审视法律人的结论,以防止法与情的过分脱节。 2.现阶段我国司法信任度缺失的要求。有人比较美国法官与中国法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04.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存在下列问题:1、委托主体不合法。不是公安办案部门真实委托的意思表达,未同该鉴定机构签定司法鉴定协意书。2、委托时侦查人员未在场 ,鉴定所使用 崇义主编《诉讼法研究》。 [2]卞建林、李菁菁著《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我国刑事司法改革》,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3]杨宇冠著《〈公民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70.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在立法、司法等方面限制死刑的适用,并提出完善我国死刑制度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死刑;限制。 死刑是刑罚体系中最重 》第4卷,法律出版社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4、周玉华《关于正确适用死刑的思考》 《刑法热点疑难问题探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2年版 15、 许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34.html -
了解详情
、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的规定;关于四项特别程序的设计等内容,不仅有针对性地满足了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客观需要,同时也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与可持续发展 创造的量刑建议、量刑意见、判决书量刑说理等量刑改革的成果,无法被吸收进立法草案中。可以在被告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和辩护后面加上并就量刑发表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