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管理金融机构并不失去诉讼资格,代表诉讼不会失去适用的前提。基于这种认识,最高法院撤销第一审和第二审的判决,发回第一审法院重审。[12] (二) 因此而放弃这项制度,那无异于因噎废食。 第二种属于帮倒忙的情形。股东确实是为了公司的利益而提起股东代表诉讼,但反而造成公司负担,进而影响债权人的受偿。例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72.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问损失的有无。综上,可以认定,收益归入之债为一独立的法定之债,公司为债权人,享有归入权,内幕人为债务人,负有收益给付义务。 五、公司归入权:请求权 年修订版,第585页。 [8] 梁慧星:论民事责任,载《中国法学》1990年第3期。 [9] 杨志华:《证券交易责任制度研究》,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83.html -
了解详情
负责对其进行管理、处分以及从事必要的民事、辅助活动的一种制度。 破产管理人制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当时,盛行债权人的自力救济。后来,以委付财产 和日常必要开支;当有行为侵犯到破产财团的利益时,管理人有权以自己的名义来维护财团利益,如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在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有损于破产财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241.html -
了解详情
。 3.一物一权原则之取舍 在物权法理论以及我国物权法的制定中,对于应当如何对待传统制度上的一物一权主义的问题,目前有坚持论、修正论与舍弃论(或 ,房屋买卖经过所有权变更登记,即使尚未交付,也不影响所有权已经发生转移的效果;设立动产质权的,如未将质物移交付给债权人占有,则质权不能成立。德国法系的国家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243.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经验,来系统地完善我国破产法。在实体方面,修改完善债务人的破产能力、破产财产,破产无效行为以及撤销权,破产费用,破产宣告、别除权,取回权, 财产的监护,这种做法有利于及早、全面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四)抓好诚信建设,筑就互利不欺的精神桥梁 诚信意识,可以说是一定社会的法律,制度和道德有机体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227.html -
了解详情
撤回上诉的案件有1个,法院裁定驳回原告起诉的案件共11个,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案件有1个,管辖权异议裁定案件有1个,法院裁定移送管辖 》鼓励的公司减资调解方式出现。因为在我国现行资本制度下,公司减资涉及公司参与各方以及债权人的利益,操作程序非常复杂,交易成本较高,因而一般不为当事人所采用。 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235.html -
了解详情
的,保障交易安全;结果相同,善意受让人取得相应物权。有的国家在动产上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在不动产上适用物权公信原则。我国《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 使用权证没有原告主体资格;如果有证据证明乙公司和政府有恶意串通逃债的行为,则一般债权人对政府颁发土地使用权证有原告主体资格。 (四)闲置土地满两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730.html -
了解详情
将该判决推翻。)。以债务诉讼为例,在债权人提起的诉讼中,债务人取得胜诉判决时,对债权人就产生了失权效,债权人不得再向该债务人行使请求权。在这里,失权 联邦上诉法院的首席法官爱德华兹,在谈及判决的终局性时说:一个有效的司法制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判决的终局性。如果一个解决方案可以没有时间限制并可以用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4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制度加以解决。惟其如此,才有利于健全公司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 关键词:越权行为原则、弹性目的性条款、 善意,即从事交易行为时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该行为为越权行为,则第三人可行使撤销权,该交易行为自撤销之日起自始无效,第三人撤销权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457.html -
了解详情
个人素质、被执行人行为等各种原因,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侵害债权人、债务人以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的情形。这种侵害至少包括以下情况:(1)执行人员不 法律出版社,2003.667. [5]洪浩.论我国民事执行救济法律制度之重构[J].法学,2005,(9). [6][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