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缺陷或漏洞的问题。(2)不论是形式解释论者还是实质解释论者,都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其目的在于限制司法者的 年第3期,第52-60页。 [10]参见陈兴良:《罪刑法定主义的逻辑展开》,《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3期,第50-60页;陈兴良:《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553.html -
了解详情
并符合其他的相应要件,可以适用侮辱罪。虽然这是遵守罪刑法定原则的、值得肯定的司法理念,却是次优之举,最佳方式是立法完善。 【关键词】虐童 虐待他人 或死亡结果不是故意,只能是过失。这样理解与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的法定刑相协调,反之,如果认为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包括故意,则明显与故意杀人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034.html -
了解详情
名义在合同约定之外给予科技人员一定数量财物,是否应以犯罪论。对科技人员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中做出重大贡献,没有利用职务便利或关键技术索要财物,而是被动地收受 将贿赂限定于财物范围之内,并以此来认定受贿罪,是符合本法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的,也是严格执法的需要。因此,我们主张,非财产性利益不能成为受贿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533.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上废止了死刑。特别是二战后,人们对法西斯肆虐人权、残害生命的反思,促进了世界人权运动的发展,《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一系列 的含义,需要坚持多种解释方法并用。在遵守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不能固守文本解释,解释者应当正视法律文本的开放性,懂得生活事实会不断地填充法律的含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965.html -
了解详情
不错的办法:考虑到民意具有滞后于时代和感性化的倾向,政府应该大力宣传限制死刑。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无论是报刊、杂志,还是广播、电视 同意分娩与人工流产或者自然流产相比并无本质上的差别的观点,但为了更好地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以及与国际社会的规定相接轨,笔者主张立法上将怀孕的妇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356.html -
了解详情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国家主导和掌控社会的发展进程,通过行政手段和思想教育使个人服从国家的意志与利益,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个人和社会缺乏对国家的反向作用力 的泥潭。[11]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变迁中,不具有成文法属性的地方性知识从绝对的排斥到相对的适度容允。甚至可以说,愈是在推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207.html -
了解详情
最快捷的信息交流工具,已全面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并日益加大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使传统的社会舆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我们主要的社会舆论 者将被治罪,而那些侥幸没有被查处者则不会受到任何处罚,这违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价值追求。二是对于屡教不改者如何适用刑罚?假设一个人因醉驾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8194.html -
了解详情
的影响,世界各国一般都主张法律至上、依法治国以图能够依靠法律来促进该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也不例外。因此,目前在我国各行各业中一般都有相应的成文的 ,司法者据此加以填补,这正是立法所赋予的司法裁量权的行使,不存在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问题。例如,在过失犯罪的规定中,立法者规定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6790.html -
了解详情
,但对这一但书具有出罪功能大抵并无异议。随着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典化及德日阶层化犯罪论体系在我国的深入推行,我国犯罪论体系正逐步孕育出变革的巨大能量, 1988年第2期。 (37)参见马克昌:《论刑事责任与刑罚》,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第2期。 (38)冯亚东、邓君韬:《德国犯罪论体系对中国之启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237.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下的刑罚专断(罪行擅断),接受贝卡里亚罪刑法定原则的社会。按照这一观念,刑法典并非,而是要通过扼杀(法官)自由之必要,将形式法官的活动 合法化。 (二)犯罪构成通过罪责强化对思想的钳制 一般认为罪责的功能在于限制处罚的范围,但是罪责理论的发展却越来越揭示其真正的功能在于钳制思想。表现如下: 首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5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