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身份参加诉讼,获得权益保障。实践中,被害人进入刑事诉讼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 是法院和检察院都在试点,因此存在着是在法院还是在检察院设立被害人救助机构的认识分歧。理论界还有人主张在政府民政部门、司法行政部门设立被害人救助机构。参见陈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031.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了司法权威,尤其是地方司法权威。如何既发挥信访制度的积极意义,为公民个人的权利诉求提供必要的途径,同时又能维护司法权威,保证社会纠纷处理的 持理由,尚无法直接根据最高法院这一解释给出明确答案。 [17]对于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如果采批准模式,意味着决定权归于办案机关,而办案机关可以根据自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34.html -
了解详情
的痛苦迥然不同。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枪决的方式?在什么情况下采取注射的方式?罪犯对此是否有选择的权利?[20]对此《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鉴于 停滞不前。例如,检察机关查办行贿受贿案件涉及赃款的去向。对此,除了从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中获取有关信息,还缺少相应的制度查询等手段支持。查证赃款去向如果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422.html -
了解详情
侦查重大案件时才偶尔使用技术侦查,而且使用技术手段的目的也大多是通过监听电话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位置,为抓获犯罪嫌疑人提供帮助,很少用来帮助获取相关证据或 必然代表手段正当。职权配置机器运行程序中的制衡才是立法应着重考量的要点。技侦权的配置应当着眼于公民权利保障与侦查效率的平衡,消除部门利益、权力之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70.html -
了解详情
的安全需求和对安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秩序的需求。在权利保障方面,刑事司法职权功能缺失主要表现在对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等诉讼当事人以及辩护人、证人等 任何机关无权进行司法解释;进行刑事程序性司法解释应当征询有关部门、专家和社会民众的意见。 【作者简介】 李麒,山西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注释】 [1]参见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612.html -
了解详情
《联邦被害人和证人保护法》,法国于1977年在《刑事诉讼法》增加了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赔偿制度,联邦德国于1986年通过了《被害人保护法》,而向来注重保护被告人权益 本机关进行复查,以予补救,为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原不予追究的决定发生法律效力;(3)对于维持原不予追究决定的,才可允许被害人向法院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43.html -
了解详情
和解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考虑当事人的和解意愿,并根据案件情况依法不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对被告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一提议无疑值得 权利的恢复和救助。问题是,是否只要被害人获得了一定的经济补偿或赔偿,便意味着被害人被侵害的权利就已经得到了恢复呢?显然不是。经济赔偿仅是恢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85.html -
了解详情
时,也可能遇到(而且事实上常常会遇到)因为两项证据相互之间的因果联系而使相互印证成为问题的情形。例如,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侦查人员找到了物证,或者找到了证人, 必须具有形式性补强证据之外,证据补强的范围并无明确的。大陆法的证据补强所重视的仍然是被告人基本权利的保障。由此看来,似乎大陆法系国家也有补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44.html -
了解详情
,这更有可能影响刑事审判过程中程序法的适用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保障。具体而言,刑事审判的功能体现在以下方面: 【作者简介 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页249。 [33]有关诉讼功能问题的论述,可以参见汪建成:诉讼功能论,《中国法学》1994年第4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277.html -
了解详情
和逮捕,强制力度大,用之不当不仅会造成宝贵司法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对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等各项权利的侵犯。我国目前侦查程序中普遍存在着审前羁押率高 公信力的下降。 二是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时,侦查机关移送的材料应较以前宽泛。案件和犯罪嫌疑人的一些基本情况、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被害人对于犯罪嫌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