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届定,甚至于是否需要承担责任,这些都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3、现行法律关于公众参与的规定,多为末端参与,基本上是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生之后的检举 ,私法人应为环保NGO. 【作者简介】刘慧芳,女,学士,重庆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生。 【注释】 [1] 陈慈阳。环境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13.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环境信息,各商业银行要将控制对污染企业的信贷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严格限制污染企业的贷款,及时调整信贷管理,防范企业和建设项目因环保要求发生 。这方面事例以2005年发生的松花江环境污染事故为典型,具体内容参见朱谦:《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中环境信息公开问题研究》,《法律科学》2007年第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971.html -
了解详情
不负举证责任,那么势必将造成显而易见的不公平,种情况下应考虑举证责任分配的倒置。比如,在环境污染案件中,受害人本来必须证明所受的损害与加害人释放的污染源之间 潭兵:《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第305页。 7、李浩:《民事举证责任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168。 8、李浩:《民事举证责任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265.html -
了解详情
不负举证责任,那么势必将造成显而易见的不公平,种情况下应考虑举证责任分配的倒置。比如,在环境污染案件中,受害人本来必须证明所受的损害与加害人释放的污染源之间 潭兵:《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第305页。 7、李浩:《民事举证责任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168。 8、李浩:《民事举证责任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916.html -
了解详情
标准;没有规定公众参与决策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只规定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执法,而对参与环境法律救济则仅规定了个人权利受到 会;社区组织说明会、公民审查委员会;听证会;发行手册简讯;邮寄名单;小组研究;民意调查;设立公共通讯站;记者会邀请意见;发信邀请意见;回答民众疑问等[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542.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赔偿的制度在现实中实施有困难 对于直接损害,民事诉讼规则虽然实行了举证责任倒置,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制度和事实障碍,这使相关损害无法得到救济。另外, 环境侵权在诉讼时效上的特殊需要。因此应实施环境污染保险基金制度,设立专门的账户,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统一征收与监管,企业可以随时查询自己的费用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116.html -
了解详情
的进步,但在立法倾向上仍然是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即在立法上重视环境污染防治而轻视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在立法中,缺乏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一些 层面上。立法部门单纯追求立法数量和体系上的完备,却忽视了对环境法基础理论的研究,使得可持续发展在法律中鲜有甚至没有体现,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评价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83.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或者危险物品所有人、管理人应该与第三人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第三,第三人导致环境污染致害责任。《民法通则》第124条没有对第三人引起污染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5-427页。 [19]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22页。 [20]曾隆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18.html -
了解详情
的矛盾在这一地区显得尤为突出。水和大气质量的下降、工业废物、噪音等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并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在今天,长江 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黄佳,女,昆明理工大学2007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注释】 [1] 吴传钧,中国经济地理[M],科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765.html -
了解详情
纠纷指在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灾害过程中以及由水环境污染行为、水土工程活动所引发的一切与水事有关的各种矛盾冲突。[1]为了对 事实,正确适用相关法律,并以国家审判机关的名义,确定当事人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对整个诉讼案件作出权威性的判决或裁定。[3]诉讼方式作为传统的纠纷解决模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