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等。纯粹就制度讲解制度,没有赋予一定的理论深度,会使学生觉得很乏味。因此,在宪法学的讲课过程中,要重视挖掘制度产生和发展背后所蕴涵的 概念、性质、机能、体系;刑法的适用范围和刑法的基本原则等;犯罪论部分(第4—10章),论述了犯罪的一般构成形态和犯罪的特殊构成形态的理论知识,包括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416.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著作和相关文献的分析为基础,探讨立宪主义在美浓部宪法学体系中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 一、美浓部的立宪主义概念(一)立宪主义思想在亚洲的产生在具体讨论 正确的解释学,一直坚持君主在宪法下(也称国法的君主论)的理论。当然,这种立宪主义观点是不是真正立宪主义,也是值得探讨的。他提出了穗积理论体系存在的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526.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的基本情况予以更新。其理由是:(1)用词义辨析方法形成的理论体系对法现象解释力贫乏、失之肤浅。对于法现象,法理学的使命是引导人们看到它们背后的东西、 是实现法治之关键》,《法学》2000年第7期。 [30]童之伟:《论宪法学新体系的范畴架构》,《法学研究》1997年第5期。 [31]童之伟:《宪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203.html -
了解详情
真得能分得那么清楚吗?如果法治不昌明,公法政治和司法实践不活跃,则公法理论体系如何有立足之地?而如果理论空有一枝独秀而不能在实践中实施,则理论的价值 ,第333、334页。[32]参见许崇德、郑贤君著:《“宪法司法化”是宪法学的理论误区》,载《法学家》2001年第6期。[33]《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85.html -
了解详情
推导而得的。质言之,法律学方法论作为一种具有“科学”意向的理论体系,其在法学理论中的确立,与其说必须具有一个特定先在的价值立场,不如说它只是具有某种可反证的、 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该书所谈的是宪法学方法论的状况,其实这也道出整个中国法学在方法论研究上的状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html -
了解详情
主观主义、合理主义与历史主义、合理论与经验论、形式主义与实质的价值论、系统思考与问题思考等不同形式之间的理论争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方法有:(1 发掘有利于解释中国宪法现象的理论与规则,解决宪法学规定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矛盾,使宪法学成为以中国人的思考方式解决中国宪法现象的理论体系与规则。宪法解释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79.html -
了解详情
;重构 【写作年份】2008年 【正文】 寻找合适于宪法的解释方法是困扰宪法学的基本问题之一。[1]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宪法解释方法论研究逐渐繁荣,萨维尼 问题之目的,也全然不是建构其一套理论体系,因为在当下缺乏宪法解释的背景下提出诸如此类的理论体系,只能是学者们的自说自话,无任何现实意义。本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70.html -
了解详情
、社团、国家三元关系结构基础上不断完善我国的宪法学理论体系,并对社团自治权的保障和社团公权力的调控作出理论说明和制度设计。 【作者简介】 李海 行政法[M].徐炳译. 北京: 群众出版社,1986. [11]黎军.论司法对行业协会的介入[J].中国法学,2006,(4). [12][英]丹宁勋爵.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289.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相当性理论问题。在德日刑法理论中,期待可能性理论的通说性体系地位为责任论,我国则并无其特定的理论体系地位(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中探讨),固执地 食用,是否这场改革已经失败?我们为何要眷恋和固守传统的城堡呢? 三、刑事法治与宪政理念 宪政是当前宪法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宪政首先是一种观念,深植入人们骨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19.html -
了解详情
和法制结合起来,构成政权组织形式,就叫做宪政。宪政应当是一个兼容并包的普世性的理论体系。有宪法不一定有宪政,宪政的核心在于限制政府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 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31]林来梵:《中国宪法学的现状与展望》,载《法学研究》2011年第6期,第21页。 [3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5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