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难点问题提出解决的基本对策,以供读者参考。【关键词】 转化型抢劫罪 《刑法》第269条转化型抢劫罪,又称准抢劫罪,主要 ,故意伤害罪(重伤)与抢劫罪(结果加重)之间具有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的牵连关系,依据牵连犯择一重罪的处理原则,故意伤害罪(重伤)最高法定刑为10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24.html -
了解详情
:拒绝、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可见立法机关的立法原意是抗法行为此时已经扰乱公共秩序,但时尚不够刑事处罚,所以不作为 抗法行为的法律适用已经不能首先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而是应当首先适用《刑法》作为刑事案件进行立案处理,如果抗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215.html -
了解详情
。[12]香港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也规定,如果婚后没有性行为,任何一方均可推翻婚姻。夫妻一方不合理性行为的要求和性行为的拒绝,可以成为离婚之条件。 (三)、耦合 一项,作为第五项:一方拒不履行同居义务的。[17] 2.对刑法的立法变动:规定婚内强奸告诉乃论 在刑法第236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丈夫违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28.html -
了解详情
非常重要的,在这次《金融商品交易法》立法当中也被作为一个重点的制度确认了下来。另外一个是加大了对内幕交易等证券欺诈行为的处罚力度。 因此,《金融商品交易法》 。因为老鼠仓一旦伤及投资者信心,就容易引发赎回潮,加剧市场波动,并可能危害社会稳定。犯罪者不仅要被没收所得,被处以巨额罚款,还要承担刑事责任,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67.html -
了解详情
秩序。亵渎了法律尊严,对司法权威和公信力造成损害。 (四)危害了其他当事人的利益。伪证行为人主观上的直接侵害对象就是其他(主要是对方)当事人,其直接后果就 不高,受利益驱动或其他原因从事伪证行为,就更容易规避法律。因此,刑法306条的积极意义是从立法上减少乃至避免律师伪证行为的出现。对此律师界的反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41.html -
了解详情
,2005年第11期,作者:陈洪兵,麻侃; [2] 《论监管过失理论及其在我国刑法中的运用》,《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2期第34页,作者:郝守才 与有用性,实施了这种危险行为的人,如果遵守了其行为必须的规则,以慎重的态度实施,即使事先预见到了危险,事后造成了侵害法益的危害后果,也不能追究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36.html -
了解详情
而非一味地追求效率。还有一种错误观念认为,对于那些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来说,他们不但触犯了刑法,而且还拒不交待,对于这种人进行刑讯逼供是完全合情的 诉讼规范化的要求,自白任意性规则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在刑事诉讼立法中得到确立。第五,确立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司法实践中,当被告人以曾经遭到刑讯逼供为由当庭翻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13.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法的继续、补充与超越。”,(参见前引吕忠梅陈虹《政府经济行为的法律规制》P162)“当然,不能认为经济法是因为行政法发生分化才得以成立的, -155)注112:“在现代社会……国家及其立法者顺应某种客观必然性或出于某种主观目的,而将传统行政法、民法、刑法乃至程序法的规范和手段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7.html -
了解详情
病人痛苦”的主观标准实难在实践中把握。我们通常都是以客观行为来判断支配主体从事某种行为的意识状态。所以,只要规定了医师采取适当措施这一客观标准就足矣 能做得更好?参考书目:⑴吴剑锋《死亡的文明—论“安乐死的合法化”》欧阳涛《刑法犯罪学领域热点问题剖析对策》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95页。⑵同上,294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09.html -
了解详情
环境犯罪行为,将因过失所导致的污染环境行为定为犯罪,这是一项引人注目的新变革。(三)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刑法对策对妇女、儿童的保护被纳入刑法的调整 有许多由高新科技所带来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上升到刑罚处罚的层面。例如对生殖类药物和基因工程(克隆),虽经过1992年和1994年2次立法,依然没有设定相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