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者实施强制措施的选择及其严厉程度的自由裁量权。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七种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其中,“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一千元以下。 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常由法官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自由裁量,进而决定这些案件的管辖法院。第四,证据收集以及证据保全、财产保全的自由裁量权。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25.html -
了解详情
设立的,后来又因为陪审团的介入而发生了变化。[7]我国自80年代后期开始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仍在深入持久地进行,改革的基本目标是要 更确切地说,适当吸收当事人主义的因素以改善我国传统的诉讼模式。在职权主义审判中,由于法官基本上包揽了调查收集证据和审查核实证据的工作,加之法官认知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93.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在案件事实方面,法院可以依据职权主动收集证据。法院可以以当事人主张之外的事实作为裁判的依据。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实际上更侧重于限制当事人的处分 在本质上缺乏与市场经济社会实质相一致的精神-民事诉讼的契约化。因此,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时,我们必须考虑如何把握这一精神,将当事人合意正确地置于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15.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和重要内容。我国民事证据制度的改革经过十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民事证据制度的改革 的范围严格限制起来,避免法官随意调查取证。应明确规定法院不能依取权“主动”收集证据,而必须经当事人申请,而且当事人申请必须写明“无力”和“无法”取证的原因,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94.html -
了解详情
整个诉讼活动的中心问题”。所以,证据问题就成为作为三大诉讼之一的行政诉讼的不可不探讨的问题。同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一样,在行政诉讼中,法院裁判认定事实不但要靠 非法证据。二、《行政诉讼法》第33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而该法第34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95.html -
了解详情
个人应免予因其在履行司法职责时的不行为或不当行为而受到要求赔偿金钱损失的民事诉讼。(6)司法人员的纪律惩戒应遵循公正的程序。对法官的任意惩戒将严重 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一司法解释性文件的第61条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是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25.html -
了解详情
,禁止检察官在起诉书中添附证据材料或引述相关内容,以防止法官产生预断而影响对案件事实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在德国,甚至在民事诉讼中也要求鉴定人必须保持 原因之一就是看守所与侦查人员隶属于同一机关——侦查机关。由于侦查机关的主要任务是收集证据,查清犯罪事实和犯罪人,而看守所与侦查机关都属于警察机关的机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56.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法》,认为现在条件已经成熟;第三种方案,主张三大诉讼各搞各的。有的学者已经搞了一个民事证据立法小组。究竟是统一搞还是单独搞?如果独立搞 规则、反对错误诱导规则以及关键证人必须出庭规则等。 —收集证据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秘密取证应确立相应的合法化和证据转化规则。有的学者提出:“引诱、欺骗”的提法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判决不准离婚,应如何处理? 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后的诉讼亦应符合该条规定的起诉条件。要求判决不准离婚的诉讼,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行为的照片。 8、司法、行政、执法机关的相关记录等。 要注意的是:收集证据时应采取法律允许的方法、手段和途径向了解真相的单位、组织、人员询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748.html -
了解详情
,学者们对究竟什么是公共利益,如何判断公共利益等问题,可谓人言人殊。[2] 关于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案件范围,民事诉讼法学界和实务界主要有以下观点: 承担全部举证责任,但也不能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因为检察机关毕竟拥有较强的收集证据的能力),而应当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即除了某些非常专业技术方面的证据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7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