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他就不可能客观地发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新闻工作者,为了实现所谓的“新闻价值”而不惜“越俎代庖”的做法应引以为鉴。 3、学习业务知识、 的权威、破坏了程序正义、并造成司法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得本来就紧缺的司法资源越发捉襟见肘了。最后,由于我国民事诉讼的周期较长,新闻报道一旦涉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412.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制度的创设,标志着最具制度建设价值的司法程序内不经判决而迅速解决纠纷之方式的出现,一种比权力共享型民事诉讼调解借助其他力量更为充分、权力分割更为彻底 修正的时候了。概念乃是解决法律问题所必需的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限定严格的专门概念,我们便不能清楚地和理性地思考法律问题。没有概念,我们便无法将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91.html -
了解详情
作用。 (二)价值论基础多元价值的冲突与平衡诉讼活动作为人类运用法律解决纠纷的程序机制,实质上就是一个将普遍的法律规则适用于个别纠纷的过程,裁判者通过对不同 ,并作出公正判决。针对这一点,有学者认为鉴定人的性质和地位应因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而不同:在民事诉讼中,鉴定人应该同英美法系国家一样是专家证人;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09.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一定程度上是他们长久采用的成功方法。正如英国皇家刑事程序委员会所指出的:民事诉讼确实为那些由于警察的无理行为而蒙受实质性的扰乱、不幸或者其他不利结果的人 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8]牟军:《英国非法证据的处理规则与我国非法证据取舍的理性思考》,载《法律科学》2000年第3期。 段明学...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307.html -
了解详情
的执行主体确定为法院执行机构。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财产刑执行问题的若干规定》才扩展至财产刑。至此,司法解释限制性规定使得可能成为刑事裁判财产部分的 查封、扣押、冻结等侦查措施来控制违法所得。诉讼程序结束,便无再次启用侦查措施追缴的合理根基。既然民事诉讼法将刑事裁判财产部分执行权归于法院,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570.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的14门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法制史、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婚姻法学、商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 注重判例所涉及的诉讼程序方面的知识等。 2、影响法律教学方法的因素 法学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选择的问题,而是一个理性的选择过程。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411.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计划[12],从而达成沟通基础上的共识。它不再仅仅追求客观世界的真理性工具理性,而是要重建交往合理性用价值理性来平衡工具理性。现代法官释明权注重的是 诉讼法调研小组编:《民事诉讼程序改革报告》,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 [20]宋春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31.html -
了解详情
开庭审判阶段应予分离,调解主要在庭前准备程序中进行。韩国大法院2000年2月公布的21世纪司法发展计划称,将在民事诉讼中建立调解前置制度,希望将相当数量的 二者的相互独立与融合。一方面在保持诉讼程序的传统风格,维持诉讼程序的严格形式理性同时,将以实质理性为特征的调解、仲裁引入法院,使调解、仲裁过程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882.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滥用。 公正与效率是法院永恒的主题。民事诉讼要提高诉讼效益,在立法上要提高程序价值,力求减少或排除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效益不高甚至完全无效益 公正理论积极意义,以审判流程管理为核心,把诉讼程序细分为若干有序环节,通过程序公开、公众监督、审限跟踪,使程序公正得以实现,以保障实体公正,进而实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74.html -
了解详情
再去追究“客观真实”,这无异于画蛇添足。 (3)民事诉讼证明的过程是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掺入了人们的极强的主观色彩,此种情形下,哪里还有“客观真实”? 观点如李浩:《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再思考》,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5期。 参考文献: * 专著 1、 毕玉谦著:《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