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方面的内容,其实这是对情节严重的片面理解。我国的犯罪论体系,以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从实质上对犯罪构成理论进行了规制,而判断 本身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相当因果关系,即危害行为本身能够必然的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含有危害结果发生的内在因子,这旨在强调危害行为的相当性。从案例二来看,丙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245.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形。因为,这种感情仅仅是漫无边际、没实际意义的随意空想,对于我可能伤害该猫的安全与健康的行动没有任何实际的影响。就是说,我并没有因为有这样的希望或 阿兰虽然不实际追求伤害邻居的后果,但在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击伤邻居的后果没有实质怀疑的情况下仍继续实施其危害行为,显然符合犯罪故意的特征。 安德鲁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558.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构成要件,根据我国刑法第266条之规定,应构成诈骗罪。 使用假代币券的行为从性质上与销售相同,只不过犯罪对象前者是消费者,后者是商家。两种行为都构成 没收财产。 4代币券对合同有效性的影响 涉及代币券的买卖合同的有效性 涉及代币券的买卖合同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人民币购买代币券的行为,第二类是用代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2.html -
了解详情
的本质上的不同之处外,更突出的则在于社会对行为的认定即犯罪的定义方面。犯罪定义原因的提出,无疑使人们对犯罪的认识更趋深刻和客观,它有助于人们对 环境对犯罪的必然发生和存在具有决定意义;同时,主体因素特别是对犯罪的实际发生具有主观支配作用的犯罪意识因素也是由其受到教育和影响的主导作用、社会环境的决定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17.html -
了解详情
事后行为“,应当以起始行为所构成的犯罪论处。所以,只有在起始行为难以查清,而”持有“管制物品的行为对社会有严重危害,立法才将”持有“行为从”非法控制支配管制物品 经过的时间过程。应当说,行为人对管制物品控制、支配关系的产生时间对非法持有犯罪的成立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在非法买卖枪支弹药中,在枪支弹药尚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14.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犯罪,我国1997年刑法典第13条是如是规定的:“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的现象,犯罪行为往往影响着集体意识去灵活地选择新的管理形式。他认为犯罪只是表明对未来道德的一种期望,是人类迈向未来的一步。菲利对犯罪的社会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18.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适应时代需要而对犯罪构成要件进行调整;第二,确立、变更刑事处罚的先决条件;第三,符合目的地构筑刑事程序和刑事追诉制度措施 ,或刑量偏低-即刑法制定时没有把危害社会的行为解释成犯罪行为,都会导致社会对犯罪行为的监控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5](P.870)。德国刑事政策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28.html -
了解详情
法人犯罪,可以并科罚金与禁止从事特定业务;对犯罪情节极其恶劣、危害后果特别严重的法人犯罪,则应当在判处罚金的同时,并科解散犯罪法人。这样,将对犯罪的 了公共财产,而且亵渎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具有较之普通侵犯财产罪的盗窃、诈骗罪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其犯罪构成的数额起刑点不应当高于盗窃、诈骗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05.html -
了解详情
保安处分,以预防初犯为其目标。而刑法上的保安处分,则必须以行为人已经实施犯罪行为或客观上达到犯罪危害程度的危害行为为前提,它以预防再犯为其目标 。致使这部分精神病人流浪于社会,对社会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国家应该建立起对于已实施严重危害行为且有继续危害社会危险性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制度。如果过去国家尚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3.html -
了解详情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行宪法是在1954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的共同基础上产生的,二者对现行宪法的制定都有一定的影响,从总体上看,1954年宪法对现行 是依法享有的,否则就无所谓剥夺。而之所以被剥夺是由于犯罪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因为他先天具有‘敌人’的成分或出身。如果认为权利被剥夺就是权利不平等的话,那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