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用人单位、雇主主观上的故意很难查清,客观上诈骗雇员的行为不像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那样有捏造或隐瞒的事实存在,只能根据用人单位、雇主客观上的支付能力来 只侵犯了劳动者的人身权利,但未危及公共安全的话,依照罪刑法定的原则就不能定罪处罚。我国相关的司法解释也是这样理解的,所谓重大伤亡事故是指致人死亡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13.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误将他人当作野兽而开枪,由于本身具有侵害他人生命的危险性,不管行为人主观上如何误解,这种危险性都是客观存在的。行为是否构成未遂犯,首先必须考虑现实行为是否具有 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规定:明知是假毒品而冒充毒品贩卖的,以诈骗罪定罪处罚。不知道是假毒品而当作毒品走私、贩卖、运输、窝藏的,应当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914.html -
了解详情
的,即使与前罪契合选择性罪名,亦当适用数罪并罚。 对选择性罪名的这种定罪处罚方法不是基于法律规定,而是源于司法实践。例如,根据2001年1月21日 持有行为,亦当以制造毒品罪一罪论处。 盗窃信用卡并冒用该卡,触犯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两个罪名,但依法仅以盗窃罪论处。[11]此属牵连犯还是吸收犯?抑或想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53.html -
了解详情
中曾规定, 单位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明知是赃车购买的, 以收购赃物罪定罪处罚。这实际上表明了, 单位实行赃物犯罪在司法实践中是被予以承认的, 只不过根据 行为的涉赃性, 并仍然实施犯罪行为。 (二) 本罪的本犯分析 1、应当如何认定本犯。修正后的第312条仍然归类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妨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17.html -
了解详情
的要件未予规定。1997年刑法确立了恶意透支的法定概念,但恶意透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与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构成的信用卡构成的信用卡 使用废卡进行诈骗活动的,根据刑法第196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定罪处罚。其次,恶意透支是相对与善意透支而言的,善意透支的主体是经过正当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244.html -
了解详情
卡人偿还而拒不归还透支款,由此给银行或持卡人造成财产损害的,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 首先,尽管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信用卡诈骗犯罪,但 催收、书面催告。 电话催收、上门催收、书面催告均符合法律规定,但银行应当如何保存和采集这些证据,则是追究信用卡恶意透支犯罪的关键。工商银行在发生超过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821.html -
了解详情
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条,即被告人犯盗窃、抢夺、诈骗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此时的转化 等一系列问题,该条给出的回答是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可见,对于犯罪形态、如何量刑等这些犯罪性质之外的具体法律适用问题,立法者的态度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256.html -
了解详情
,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一种欺骗行为。不同的地方在于:在行为方式上,诈骗罪的行为方式不限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一种方式;而在谋求的利益方面,招摇撞骗罪 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这是对于转化型抢劫的特别规定。张某的行为既然也是一种诈骗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50.html -
了解详情
,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一种欺骗行为。不同的地方在于:在行为方式上,诈骗罪的行为方式不限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一种方式;而在谋求的利益方面,招摇撞骗罪 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这是对于转化型抢劫的特别规定。张某的行为既然也是一种诈骗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679.html -
了解详情
六条的信用卡诈骗罪中也规定了:“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但同时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关于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的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于1986年11月3日对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就王平盗窃信用卡骗取物品如何定性问题的答复中肯定了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盗窃信用卡后又仿冒卡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