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诉讼时效,不发生中止、中断、延长。解除权人在该期间不行使权利,该期间经过后即发生解除权消灭的法律后果。在诉讼时效内进行催告确实可以造成诉讼 答(上篇) 注2:笔者认为,相对合同主要债务而言,此指合同全部债务 注3:笔者认为,这里的“法律没有规定”从立法的前瞻性来考究,应作“没有其他法律规定”理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362.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于诉讼时效,不发生中止、中断、延长。解除权人在该期间不行使权利,该期间经过后即发生解除权消灭的法律后果。在诉讼时效内进行催告确实可以造成诉讼时效 释答(上篇) 注2:笔者认为,相对合同主要债务而言,此指合同全部债务 注3:笔者认为,这里的法律没有规定从立法的前瞻性来考究,应作没有其他法律规定理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374.html -
了解详情
的国内法允许无过错的一方当事人要求即时赔偿因不履行而受到的损失,或者解除合同。 换句话说,预期不履行的法律后果与《德国民法典》第325条、第326 与适用》,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427432页。 [3] 王启富主编:《法律辞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59页。 [4] 同[1],第168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972.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并不科学。违约行为是民事侵权行为中的一种(即侵害约定合同权利的行为),而侵权是针对于民事侵权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而言,违约和侵权并不是一个可以并列的 就应该承担侵权责任。再如,合同法为合同当事人设定了合同的法定解除权,如果法定的合同解除条件已经成就,甲方当事人要求解除,而乙方不同意,那么,乙方就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41.html -
了解详情
)、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区别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 “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政府行为和战争等社会异常现象。两者虽都有当事人 当事人的利益平衡问题,而不是免除谁的责任,并且情势变更的法律后果是变更合同或者解除合同,而不是免除一方当事人的合同义务。 (2)情势变更原则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895.html -
了解详情
解除合同的效果,但并非明示先期违约。因为在双方协议解除的场合下谈不上违约,而履行不能不属于明示先期违约的调整范围。 三、 明示先期违约的法律后果 。当时,装船期限尚未届满,英国与俄国之间发生了克里米亚战争,合同因而落空。事后,AVERY 以 BOWDEN违约为由提诉讼,请求BOWDEN负损害赔偿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210.html -
了解详情
的企业欲解雇30人以上,属于大规模裁员。报告应附企业委员会的意见。此处违反报告义务的法律后果和违反报告企业委员会义务相同,即解雇无效。 和报告制度相对 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通知用人单位。该条规定和德国非常解雇制度相似,条文中列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31.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形式,但是形式对核心极其重要。许多国家的民法经验有力地证明,那些最成功,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法律,其宽泛的规定相对较少。 一般可能认为,对一个在 的风险不应由利害关系一方承担。 3、因情事变更而引起合同解除的情况下,法院根据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请求决定合同解除的后果,根据需要在当事人之间分配与合同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632.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否定要件,规定出租人不得以提高租金为目的解除合同( 575 I S. 2 BGB)。 3.限制合同解除的社会化条款。为了更大限度地保护承租人,德国法 短缺、租金高涨、出租房质量低下等问题。 [68]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家开始出台法律文件对租赁关系予以规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解决房荒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924.html -
了解详情
程度无关,故即使投保人未如实告知,保险人也不能解除合同。 2.违反如实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对于告知义务的违反,有的国家适用无效主义,而美国、德国、日本 背离了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制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谎称发生保险事故的行为虽未破坏对价平衡原则,但严重违反了最大诚信原则,此时赋予保险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2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