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因素不具可罚性。这种行为可以是作为的方式也可以是不作为妗方式实行,但以不作为方式实行时,须以行为人有作为的义务为前提。关于具体的作为义务-, 睡眠是没有危险的,不可能发生死亡的结果,被告人的行为虽为外因,但对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具有决定作用。所以被告人的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样,在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729.html -
了解详情
间接正犯的利用行为是单独的犯罪行为,被利用者的行为只是间接正犯实行犯罪的一种中介。从因果关系上说,共同犯罪行为是犯罪结果发生的共同原因,因而教唆行为与 说明行为人把一定的人作为中介或工具实施其犯罪行为,而其所利用的中介或工具由于不知情,故不发生共犯的情况,这一问题在事实上早已进入我国刑法理论的研讨视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842.html -
了解详情
、教唆故意、帮助故意。在共同犯罪中,除实行犯以外,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不是由刑法分则所规定而是由刑法总则规定的,这些共同犯罪人只有在对本人的行为 共同犯罪行为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对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不能孤立考查,应当将共同犯罪行为作为一个整体考查其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即使共同犯罪中的直接行为人造成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351.html -
了解详情
因信以为真以至于产生精神强制这样的内在因果关系存在,即冒充行为达到被害人信以为真的程度不是加重情节的要件。 刑法一般将特定身份作为某些犯罪从重处罚的条件,且此种 犯罪未得逞,系犯罪未遂。所以,本案还是应适用加重情节,只不过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而已。 江西省德兴市法院江彦瑾、汤向明 本案被告人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497.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行为后,若中间介入其他因素,此时应该如何认定该行为人的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根据我国刑法的主流观点,在案件存在介入因素的情况下,应通过考察以下四个方面 评价的原则,谭某的逃逸行为就不能再作为量刑情节对其加重处罚。 综上,谭某的违法驾驶行为与二被害人的死亡有因果关系,且负事故的主要责任,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2402.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采购人员钮忠仁(已因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另案处理)向王桂平订购1吨药用丙二醇,每吨价格14500元。王桂平明知二甘醇不能作为药用,仍以每吨 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的后果,所以不存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故意,且上诉人的行为与最终产生的严重后果之间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其中介入了齐齐哈尔第二制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607.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在本质上则属于渎职、不负责任的不作为犯罪,即构成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二)本案事实与以上两罪立法本意。就刑法第137条的立法目的而言,法条虽然将 正是对前三被告人过失犯罪行为的默许、放纵,其不认真履行建筑监理职责的行为与事故的发生之间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实质由重大责任事故罪修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889.html -
了解详情
与刑罚适用原则,再结合分则规定的实行行为确定其构成要件。据此,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三款第四项中作为强奸罪加重事由的轮奸是以轮奸既遂为标准加以规定的。在两 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因此,每个正犯都要对共同犯罪行为这一整体负责,即不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对其他正犯的行为负责,而不能将某一正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300.html -
了解详情
、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帮助行为等;四是共同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认定必须同时具备主、客观要件,即在主观方面各犯罪人的 影响犯罪的构成和既遂。王某的行为不构成未遂,构成盗窃犯罪的既遂,但在处理时因财物的所有权问题,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对王某从轻处罚。 关键是正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834.html -
了解详情
却客观存在。刑法理论也有间接实行犯的概念。间接实行犯把一定的人作为中介实施其犯罪行为,其所利用的中介由于具有某些情节而不负刑事责任或不发生共同犯罪 行为来实行犯罪,被利用者实施的行为与危害结果存在直接因果关系,间接实行犯的行为与犯罪结果存在间接因果关系。根据犯罪的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将少数的主观方面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