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罪与<包庇罪与帮助毁灭证据罪的界限>一文作者商榷》一文,该文作者认为案例中被告人马霞在丈夫遭遇险时不予救助的行为已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笔者认为, 积极行为造成的,而马霞的不予救助的消极行为与被害人于建华死亡之间并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马霞不履行救助义务的行为,并不能导致危害结果的产生。 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054.html -
了解详情
三万元。由此法院判决出借绳子者承担30%的赔偿责任。 还是来说一下。 笔者一见到这个案例,第一感觉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根据法院的判决来看,本案适用的是 后果的发生,是由于诸多原因造成的,即所谓“多因一果”。因此在确定了因果关系之后,还应区分什么是主要原因,什么是次要原因,这在确定共同侵权行为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2904.html -
了解详情
三万元。由此法院判决出借绳子者承担30%的赔偿责任。 还是来说一下。 笔者一见到这个案例,第一感觉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根据法院的判决来看,本案适用的是 后果的发生,是由于诸多原因造成的,即所谓“多因一果”。因此在确定了因果关系之后,还应区分什么是主要原因,什么是次要原因,这在确定共同侵权行为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9053.html -
了解详情
。 【关键词】医疗纠纷,祖传秘方,蛇咬伤,非法行医罪,私人诊所 一.司法案例 2002年至2018年6月间,被告人陈某某在县开设私人诊所,利用中药 主动上门要求医治的。3.无证据证明本案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与被告人陈某某有直接因果关系。4.被告人陈某某一贯表现良好,没有前科。 三.律师点评 被告人陈某某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7856.html -
了解详情
来源:《刑事审判参考》案例第834号、980号对于被害人李某逃离过程中落水身亡这一事实,应该结合不作为犯罪理论进行评价,这种“见死不救”的不作为行为是否 ,在刑法明确将某些后果规定为加重情节的犯罪中,只要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不区分直接和间接,都应当纳入该罪评价,因此,如果被害人因被强奸而投河自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2465.html -
了解详情
王某顺利奸淫完完毕,但李某肾虚,尝试多次,始终无法勃起。对以上案例究竟是构成一般的共同犯罪,还是构成强奸罪的情节加重犯,一直众说纷纭。我认为处理方案 不被报案人的口供所迷惑。律师办理强奸案件能否成功,与律师对报案人心理分析有直接因果关系。很多妇女在报案被强奸时只能说一些案发生时的大概情况,并且在性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828.html -
了解详情
上诉人】陈xx(原审被告人) 【权威收录】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人民法院案例选》2008 年第3辑(总第65辑) 裁判规则: 交通事故发生后, 上诉人事后逃逸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上诉人的行 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裁判理由: 依据《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494.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相互联结,相互补充、利用,形成有机整体,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着整体上的因果关系,各犯罪人不仅要对本人行为负责,还要对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负责。本案上诉 事实情况最终还是采纳了第二种意见,认定被告人段力的行为属犯罪既遂。 我国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443.html -
了解详情
应减轻处罚。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但量刑过重,应予纠正。 案例注解 本案的主要争议焦点有三: 其一,罪与非罪问题,即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应 法益侵害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龙某东的帮助行为与被骗者的财产损失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客观上应属于可归责的情节严重行为。 因此,龙某东的行为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0048.html -
了解详情
提示付款日前已明确告知C公司支票为空头,因此,签发空头支票与骗取货物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案例一中刘某诈骗C公司的行为系以签订购销合同口头承诺延期支付货款和 损失,这种行为应认定为合同诈骗罪还是票据诈骗罪,常常存在争议。这是因为,我国刑法对票据诈骗罪规定的五种欺诈情形之一为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46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