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上述三种意见分岐主要在于:一是案件如何定性,二是如何确定犯罪形态。笔者试分析如下: 一、关于本案定性 (一)抢劫罪与强迫交易罪的区分 我们知道 抢劫罪的未遂形态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抢劫行为,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使抢劫得逞的犯罪形态。抢劫罪的未遂形态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抢劫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27.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实践中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对盗窃数额不同的认识,是造成对此类犯罪定性出现分歧的原因之一,也是影响量刑的关键。在盗窃罪中,盗窃数额无疑起着关键作用 个行为、两个目的,如果再用吸收原理,择一重罪处罚是不合适的。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在输油管线上钻孔盗油行为的定性存在许多认识误区,我们应根据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772.html -
了解详情
成员年龄结构看,逐渐年轻化。青少年由于家庭和社会的种种原因,过早步入社会,使青少年感到迷茫、困惑,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意识薄弱者,往往经不起诱惑,最终走上 共同犯罪的有关原则办理。 (四)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带黑社会性质犯罪。本篇前文分析的多为典型的黑社会犯罪,但在具体实践中,常遇到以下情况,即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645.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上的奖励,而赌博重在结果而不再过程,轻者违反治安处罚条例,重者触犯刑律构成犯罪。很明显,打赌和赌博尽管都有赌的属性,但法律性质是截然不同的,混淆二者 其对损害风险的放任和对自身健康的处分,是导致其受伤的根本原因。其次是分析被告人所起到的原因。中间人的胡德志作为打赌的见证人和中间人的身份,与打赌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013.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控制而假意劝说下停止与其发生性关系的,而后被告人尾随谯某是为另择地点继续犯罪,犯罪行为并未彻底停止,犯罪终止的最终原因是因为碰见路人。因此,从整个犯罪过程 的通常想法。所以,不能仅从被害人的主观想法来断定被告人的行为目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被告人张某跟在谯某身后,并一起向谯某家方向走,具体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61.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在审判中应当全面分析犯罪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重点分析盲人身份对实施犯罪行为的具体影响,并不必然从宽处罚。对于犯罪行为 共同发送电子邮件敲诈勒索他人财物,这说明其视力残疾既不是促成他犯罪的主要原因,对其实施犯罪也未构成实质影响。因此被告人苏同强既不具备盲人这种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104.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控制而假意劝说下停止与其发生性关系的,而后被告人尾随谯某是为另择地点继续犯罪,犯罪行为并未彻底停止,犯罪终止的最终原因是因为碰见路人。因此,从整个犯罪过程 的通常想法。所以,不能仅从被害人的主观想法来断定被告人的行为目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被告人张某跟在谯某身后,并一起向谯某家方向走,具体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347.html -
了解详情
犯的未遂犯。 评析笔者赞同应当认定张某为(故意伤害)间接正犯的未遂犯的观点。分析如下: 一、张某符合间接正犯的特征而不是教唆犯 (一)、张某不成立 直接正犯使用了机械或器具着手实施实行行为。如果由于被利用者本身原因不能完成犯罪,与直接正犯利用工具实施犯罪的工具不能犯没有什么区别。 在本文讨论的案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77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未遂必须有三个条件: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2、犯罪没有得逞。3、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通过分析本案,不难得出,本案具备1、2两个条件 ,想竭力补救因自己不理智的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并且彻底地放弃了杀冯宁灭口的犯罪行为。后来,在冯宁的催促下,他快速离开了现场。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19.html -
了解详情
,理由如下: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所谓未得逞,一般认为其表现为未能完成犯罪即 。符合上述三个特征的行为人,即未遂犯①。通过对犯罪未遂概念和特征的分析,笔者认为刑法第二十三条中关于犯罪未遂之“犯罪未得逞”的规定,应当也只能理解为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