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了姜某不得就此事再主张相关权利,可以认定姜某已放弃了要求工伤赔偿的权利,不应就同一事项再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因此,仲裁委应依法驳回姜某的 协议中排除义务的条款无效。 5、在责任分清的情况,本案的又一个问题是用人单位依据协议赔偿的金额可否在工伤赔偿中予以折低? 因本案已明确分析了用人单位与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944.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应当在职工医疗终结期满30日内向本统筹地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被告至迟应在2010年4月5日起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2011年7月才申请劳动仲裁,其请求显然已经超过一年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依法应予驳回。 二、如果法院认为被告申请工伤待遇未过仲裁时效,其请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041.html -
了解详情
年以前,确实应适用1996的《办法》和1997年的《复函》,即工伤职工不得享受双重赔偿和用人单位可以行使代位追偿权。但2004年之后,《条例》和《解释 条例》不再规定用人单位享有代位追偿权,《解释》赋予了工伤职工享有申请双重赔偿的权利。本案王某虽然遭受工伤的时间在2003年,但申请劳动仲裁和向法院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59.html -
了解详情
向某又申请劳动仲裁,是为了实现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仲裁前置程序,该条明确规定,“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 了2007年1月12日《江苏省劳动仲裁案件研讨会纪要》第十项“当事人就工伤待遇已经达成赔偿协议后,劳动者又提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应如何受理和处理”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4222.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因工受伤,用人单位理应进行赔偿。对此我国相关劳动法律、法规亦有明确定。但是本案在劳动仲裁时又确实存在有一定问题,用人单位所提工伤认定机构不合法是客观 这样会耽误更多地时间,因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对于工伤认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还可以起诉,无形中又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会影响企业的经营,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834.html -
了解详情
月,共计11个月。李先生说,他于2010年2月18日入职,公司核算他工伤赔偿的基数为他的实发工资,实际情况是,我每月实发工资都比应发工资 日起计算。单律师告诉记者,李先生可以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496.html -
了解详情
鉴定委员会评定残废等级为七级。后来被告申请劳动仲裁,经南海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后,以南劳仲裁字(2002)第122号仲裁裁决书对双方争议作出裁决:一、 重新评定被上诉人的残废等级的主张,无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工伤事故损害赔偿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除非用人单位证明有免责的事由,否则应对劳动者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174.html -
了解详情
工伤认定,但由于公司不配合且双方也没有签署劳动合同,工伤认定部门不予受理。无奈之下,李某只能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确认与公司之间存在劳动 向法院一审、二审的方式来拖延劳动关系认定时间。在劳动关系确认后,劳动者要申请工伤认定,劳动局工伤认定结论出来后,单位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一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93.html -
了解详情
年以前,确实应适用1996的《办法》和1997年的《复函》,即工伤职工不得享受双重赔偿和用人单位可以行使代位追偿权。但2004年之后,《条例》和《解释 条例》不再规定用人单位享有代位追偿权,《解释》赋予了工伤职工享有申请双重赔偿的权利。本案王某虽然遭受工伤的时间在2003年,但申请劳动仲裁和向法院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994.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可以到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由于原告向某认为存在重大误解,其结果又显失公平为由要求撤销调解协议书,为此原告向某又申请劳动仲裁, 参照了2007年1月12日《江苏省劳动仲裁案件研讨会纪要》第十项当事人就工伤待遇已经达成赔偿协议后,劳动者又提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应如何受理和处理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3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