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人送取,不准邮寄或交本人自带; 二对转出的档案,必须按统一规定的企业职工档案转递通知单的项目登记,并密封包装; 三对转出的材料,不得扣留或分 合法权益,而不应该扣押其个人档案。当然,大部分企业在员工离职时,还是能够按规定转移员工个人档案的,但相当一部分企业让员工本人将档案自己带走的做法,也是不符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23.html -
了解详情
损失,同样是对未离岗职员利益的一种伤害。自愿离职或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离职,却要让积极努力工作的员工承担额外支付的损失,难道是合理的吗? 立法者 各种要解除劳动合同时的举证砝码,否则就会陷入泥潭式的劳动合同官司之中。 本来企业的法律顾问是专注于商业活动的,现在不得不增加保护劳资合同的内容。在一个企业加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262.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证明有很多渠道。比如每月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记录、聊天记录等。总而言之,建议企业要辞退员工的话,一定要经过法定程序,并要符合法定理由。如果不守规矩,员工就 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关于被公司辞退和大家说说:1、离职申请书不要签,辞退过程请录音,能录视频就更好,留存证据,劳动仲裁使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8034.html -
了解详情
的打卡记录而且证据效力也不明确,无法举证证明这是单位要求他加班的,也就是说,员工加班了,你既要举证证明是公司安排的加班,还要举证说明加班的事实,打卡记录是否完整且真实。 武汉劳动案中企业不给员工缴纳社保,严重违法情形,劳动者可以被迫离职主张经济补偿金,这个操作比较靠谱,相信能够促成更多企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3797.html -
了解详情
综合判断该公司是否应立即办理档案转移手续。 【评析】 笔者认同第一种观点,该公司扣留员工档案的做法是错误的。 周某向该公司提交辞职报告后,于当日下午离开该公司, 争议未解决为由扣押个人档案的做法是错误的。用人单位通过扣留档案的手段来制裁职工,这是一种违法行为,企业无权以任何理由扣留已离职的员工的档案。...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6651.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来综合判断该公司是否应立即办理档案转移手续。 笔者认同第一种观点,该公司扣留员工档案的做法是错误的。李某向该公司提交辞职报告后,于当日下午离开该 扣留档案的手段来制裁职工,这是一种违法行为。企业无权以任何理由扣留已离职的员工的档案。 [相关法规] 《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第十八条规定,企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016.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理性维权?记者通过采访,请法官以案说法,指点迷津。一年内未签劳动合同 企业支付员工二倍工资2013年11月,阿德进入鑫源酒店当厨工,双方未签订 ,试用期及期满后的月工资均为1320元。2013年底,小杨以“回家过年”为由提出离职申请,并于2014年1月12日出具劳务费用结算清单一份,称其所有劳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1053.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来综合判断该公司是否应立即办理档案转移手续。 笔者认同第一种观点,该公司扣留员工档案的做法是错误的。李某向该公司提交辞职报告后,于当日下午离开该 扣留档案的手段来制裁职工,这是一种违法行为。企业无权以任何理由扣留已离职的员工的档案。 [相关法规] 《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第十八条规定,企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0279.html -
了解详情
、竞业禁止的内容。竞业禁止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员工离职后从事职业种类的限制。故协议中应明确企业商业秘密的具体范围(企业必须具有现实的商业秘密存在),不能把一般的商业信息、知识技能或经验划入商业秘密;同时,还应明确限制员工从事的具体业务范围、地域范围以及限制期限(根据法律规定,最长不得超过3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8924.html -
了解详情
侵权行为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内容将影响其生计。如当事人未约定竞业禁止情况下,无限期地禁止离职的员工使用其在任职期间所知悉的客户名单,往往会严重影响离职员工 的范围;建立秘密资料的存档管理制度;涉密计算机不联网;对企业员工进行商业秘密法律知识培训;与员工签署的《保密协议》;与可能接触较高级别商业秘密的员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13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