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 仅限于公共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15号,2000年7月8日起施行)第三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626.html -
了解详情
关的立法例来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应当有别于一般的国家工作人员,与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应的应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而且 立法上将后者规定 规定,其内涵及外延明显窄于国家工作人员。两种意见的基本分 歧在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否包括单位管理人员之外的其他责任人员。 笔者同意后一种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447.html -
了解详情
)采用暴力、胁迫、命令等方式阻止他人报告事故情况,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三)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第九条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 二条的规定,以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或者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定罪处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依法或者受委托行使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时滥用职权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8002.html -
了解详情
公务的人员。而挪用资金罪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但国家工作人员除外。二是犯罪对象不同。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公款,其中主要是国有财产和国家 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等,既有侵犯财产的性质,又有严重的渎职的性质。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权。 综上,要确认被告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3099.html -
了解详情
保安的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应当构成职务侵占罪。但由于数额达不到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因此,周某不构成犯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劳务公司与电力公司签有 关系的人员,应当承认其“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身份。但在本案中,周某虽然接受用人单位管理,从事用人单位指定的工作。但是,是否启用周某,主动权并不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7715.html -
了解详情
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刘某身为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伙同他人在协助政府从事清理化解农村普九债务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骗取公共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构成贪污罪。 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6159.html -
了解详情
交来的保费及单据后,一并上交河东区公司。而上诉人马健正是利用这一职务上的便利,未将保费及单据报帐,私自挪用保险费用于购买福利彩票、借给他人、自己 他人”问题的批复》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本人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或者挪用人以个人名义将所挪用的资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179.html -
了解详情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区别: 1、主体要件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集体性质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一切职工都可成为职务侵占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51.html -
了解详情
管理职权,并非接受本县国有资产管理局和代表国有资产管理局行使国家股股权的本县林业局的委派行使管理职权,不能以国家工作人员论不能成立。被告人裴某身为供应公司经理的职责 较大的行为,主体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客体为公私财产所有权,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61.html -
了解详情
五名被告人均不服一审判决,向上海高院提出上诉。上诉人及其辩护人主要提出:本案是银行工作人员韩巍、李忠与蔡羽等人内外勾结,利用韩巍、李忠的职务便利 以职务侵占罪共犯论处。对此规定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只要行为人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勾结,无论共同行为人主要实施了何种犯罪行为,都以职务侵占罪论。简言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2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