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额巨大,应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戴某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则发表了如下辩护意见: 根据《刑法》规定,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 在赵某密切占有时,戴某乘其不备强行夺走的,而是通过欺骗的方式,让赵某基于认识错误自愿把财物交给戴某,戴某从而非法获得财物。 法院采纳了律师的辩护意见,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7432.html -
了解详情
以曹某某名义开户的工商银行卡上,后取现并耗用。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梁仁贵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构成要件诈骗罪的成立必须具备这样几个阶段: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被害人产生认识错误——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处分(或交付)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这四个阶段环环相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9933.html -
了解详情
已构成故意伤害罪。李某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应予以从轻处罚。依照刑法有关条款之规定,判决被告人李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作为 罪行,转化为自愿承认自己的罪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具备投案的主动性和自愿性,因此可以视为自动投案。二、李某认识错误不影响自首的成立本案中,李某与王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7399.html -
了解详情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之规定,应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提请依法判处。 【 欺骗的方法是指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等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方法。非法获取是指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而自愿的向行为人交付,或者自愿的按行为人的意思处分财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5403.html -
了解详情
下进行的,而推翻法律所规定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的认定,否者就会犯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第二种观点认为,刘某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刘某目的很明显,就是 盗采),而是公开非法采脂,不应当以盗窃罪定罪量刑,否则就犯了事实上的认识错误。我国现行刑法条文和有关司法解释并没有滥采松脂的定罪量刑规定,根据罪刑法定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458.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性阻却事由? 【评析】 该案中王某是否构成犯罪关键在于其行为是否构成刑法上的自救行为。 自救行为(自助行动),指行为人在其自身合法权利受到侵害 人的人身进行必要的限制或者对侵权人的财产进行扣留,但应当及时通知有关部门。错误实施自助行为或者采取自助措施不当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可见,通过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786.html -
了解详情
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该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院长发现原判决确有错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第一款的规定,经提交审判委员会 ,其行为构成容留他人吸食毒品罪。但后以行为是前一行为的后续行为,构成刑法上的牵连犯,根据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的原则,应以贩卖毒品罪论处。...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029.html -
了解详情
、履行等过程中,邬某某不存在任何诈骗的行为。所以本案中针对该笔指控结合刑法第224条的规定,本辩护人认为无论从主观意图还是客观行为,被告人邬某某均不 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6976.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这种致伤动作本身为该项运动项目的规则所允许,这种伤害一般不能认为具有刑法上的非法性。如在足球比赛时,依据合理冲撞规则所实施而引起伤害的动作, 在附带民事诉讼过程中注重调解工作,通过对被告人及其亲属的说理,使他们认识判刑就不用赔偿的观念是错误的,赔偿被害人损失是一项应尽的法律责任,而且民事部分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761.html -
了解详情
的罪名欠妥,应予更正。本院认为,诈 骗罪与盗窃罪的关键区别在于,受骗人是否基于认识错误自愿交付财产,即行为人是采用欺骗手法使财物控制者因受骗而产生给付其财物的意思 才自愿认罪,且系从犯,部分退赃,依法予以从轻处罚。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四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0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