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单独列出来,定位交通肇事罪。 从上述两个定义可以看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构成的主要方面。交通肇事罪 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醉酒的人开车时因为其过于自信,自认为醉酒后对其驾驶行为影响不大,不至于发生交通事故,而正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53.html -
了解详情
都无权行使这项权力。教唆或者帮助他人自杀 的行为是违法的,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其次,从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和具体情节上 分析。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第154页。)这种观点在司法实践中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邵建国案的第四种意 见,实际上也就是本案的裁判理由指出:邵建国诱发和帮助王彩自杀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11.html -
了解详情
使用中的电线,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定性不当,应予纠正。 本 案系共同犯罪,被告人秦金华、薛玉亮在各自参与的共同犯罪中的行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均起了主要 的标准。通常来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备一般会危害公共安全,但不必然危害公共安全。还要结合电力设备设置的位置、影响范围、危害结 果来综合判断。这里所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078.html -
了解详情
对犯罪的教唆,也可能是对犯罪的帮助,因而共谋本身就是共同犯罪行为且多个行为人形成意思共同体,没 有实行行为的共谋者会对其他行为人施加影响,加功于其实行行为 或坚定其犯意,或为其出谋划策,其共谋行为对实行行 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具有原因力,因此,共谋本身就是共同犯罪行为的范畴。这一结论为追究共谋而未参与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628.html -
了解详情
的所有人或持有人失去对被盗财物的控制作为既遂的标准,即我国刑法理论的失控说。至于行为人是否最终达到了非法占有并任意处置该财物的目的,不影响既遂的成立。 行为是否构成既遂,不是看它的犯罪结果是否达到了行为人的期望,而是看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是否符合法律关于盗窃罪的犯罪构成的规定。本案中被告人丁某为取得欲盗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900.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原因有二:其一,伤害行为的实施和危害结果的发生是一个短时间内的连续过程,认定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犯罪不可能先认定该行为是否造成 和伤害时的不同情况。一种伤害行为因伤害的部位、方式不同对不同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危害结果,伤害时的不同情况也会影响危害结果的轻重。就生活常理而言,正常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056.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原因有二:其一,伤害行为的实施和危害结果的发生是一个短时间内的连续过程,认定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犯罪不可能先认定该行为是否造成 和伤害时的不同情况。一种伤害行为因伤害的部位、方式不同对不同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危害结果,伤害时的不同情况也会影响危害结果的轻重。就生活常理而言,正常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911.html -
了解详情
,同属一个法条,适用同一档法定刑,所以,基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限制,对其应参照放火等罪的可罚性来理解,即在危险性上应当与放火、爆炸等行为具有可罚 控制的范围,因而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观点,是不足取的。 此外,行为的目的、动机,也不能影响危害公共安全罪成立与否。当然,特定犯罪目的、动机的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632.html -
了解详情
,同属一个法条,适用同一档法定刑,所以,基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限制,对其应参照放火等罪的可罚性来理解,即在危险性上应当与放火、爆炸等行为具有可罚 控制的范围,因而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观点,是不足取的。 此外,行为的目的、动机,也不能影响危害公共安全罪成立与否。当然,特定犯罪目的、动机的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101.html -
了解详情
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是指非法买卖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在销售的食品 所谓有害的物质,是指被摄入人体后,对人体的组织、机能产生影响、损害的物质。 从犯罪构成来看,二罪犯罪主体均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或间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9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