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共同犯罪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由于共同犯罪行为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对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不能孤立考查,应当将共同犯罪行为作为一个整体考查其是否存在因果 实行犯罪创造便利条件,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行为。帮助行为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因此,只有把帮助行为和实行行为有机地结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351.html -
了解详情
无法避免开水泼洒到李某身上的后果,顾某的行为与李某重伤的后果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其行为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评析:(一)过失犯罪的认定笔者认为, 未能按铃、减速,笔者认为,其片面地扩大了过失犯罪中“应当预见”的对象。《刑法》第15条规定的“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种危害结果并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257.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的强奸行为所致,二者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且被害人死亡不属于强奸罪的基本构成要件,而为强奸行为的加重结果。所以应认定,被告人强奸行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属于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三款第五项规定的“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形,即被告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229.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结果就会顺乎自然地发生,从而表明了先行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如果并不具有使损害结果发生的现实危险性,则无论先行行为是一 杀人罪,而仅构成交通肇事罪;其逃逸行为只能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适用刑法第133条第二个量刑幅度。 #p#副标题#e# 我国有的学者提出,在驾驶者撞伤行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50.html -
了解详情
因素的发生并未超出被告人合理预见的能力范围,并不能阻断被告人肇事与被害人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不构成交通 时空条件下具有救助能力。 (二)被告人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未履行救助义务 刑法规定对逃逸加重处罚,一是为了及时抢救伤者,防止事故损失的扩大;二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946.html -
了解详情
损失的结果;最后,要求严重不负责任行为与造成的重大损失结果之间,必须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造成死亡1人以上即符合玩忽职守罪构成要件中重大损失标准,辱母案 于欢持水果刀乱捅),才会使损失由可能变为现实。 作为玩忽职守罪所要求的因果关系是民警不当履职行为与重大损失之间的一种客观联系,需要结合案件全部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2672.html -
了解详情
在适用过错归纳原则的场合,其构成必须同时具备行为的违法性:(加害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与过错四个要件。就基于无过错责任原则认定的侵权行为而言,由于不 把过错作为侵权行为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根据,而不是作为确定赔偿范围的根据。刑法中的罪过程度可能决定量刑的高低,民法中的过错程度一般不作为确定赔偿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6082.html -
了解详情
因素,导致被害人在医院之外死亡,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与上诉人的行为之间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根据YY市第一人民医院病历证明,被害人于2016年12月19日凌晨3 后,又自动放弃治疗,对被害人的生命安全持放任不管的态度。综上所述,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上诉人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对上诉人的涉嫌的犯罪罪名重新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8393.html -
了解详情
杀人属于正当防卫吗? ——深圳律师赵启太、田凯程为你解答 【关键词】 深圳律师刑法正当防卫故意伤害罪 受害人过错 【案情简介】 魏某(本案被告)与柳某(魏某 不治身亡。 ××医院是非常清楚地知道其延误治疗导致柳某大无法抢敬这一因果关系的,所以他们将责任推给了伤者和家属,在公安人员询问主治医生吴某的笔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1309.html -
了解详情
打击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导致死亡结果的发生。故此被告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第2款的 行为是一般殴打行为,殴打不等于伤害,一般生活上的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不等于刑法意义上的故意。本案中被告人只具有一般殴打的故意,客观上(犯罪工具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00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