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19800元、某区仲裁委员会作出了支持劳动者的裁决。 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在庭审期间 以惩罚为例外。民事立法中规定双倍赔偿的仅限于《劳动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之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099.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决定招聘王小姐,并约定月工资3000元。但是王丽和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2011年11月,因为公司经营出现问题,决定辞退王丽,并支付王丽4000元的经济补偿金 不能单方辞退员工,否则要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双倍赔偿,并支付未签书面劳动的双倍工资。 本案中,王丽在公司工作了1年5个月,按月工资300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603.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认为是李阳主动提出不签劳动合同,公司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但是由于公司当时并没有留下李阳不签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据,仲裁委最后支持了李阳的仲裁 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这里需注意,适用这条规定的前提是用人单位需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签订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598.html -
了解详情
因体检结果为乙肝“小三阳”,某公司拒绝与高某签订劳动合同。双方为此引发劳动争议。法院最终判决北京某公司向高某书面赔礼道歉;赔偿高某经济损失17572.75元 《劳动合同法》、《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都规定:用人单位依法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引发争议的问题是:劳动合同究竟是在什么时间点终止?是在股东会做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927.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认定为从2010年7月1日起单方解除与原告公司的劳动合同,公司已经没有义务给其缴纳2010年7月份的社保了。但是社保局却从原告账户上自动划扣了被告 《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二十一条之规定,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足一年,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其与劳动者未能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原因完全在劳动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882.html -
了解详情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2)用人单位 某的损失如医疗费、误工费等可以要求雇主陆某赔偿,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11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48.html -
了解详情
整,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及聘用合同,赔偿原告15501.41元整,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被告喻某辩称,被告是中国四达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派遣到原告处 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本案中,被告擅自离职,从事于原单位相同业务,可能构成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266.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11条第2款的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 。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劳动关系体现了国家的强制干预性,劳动合同除了体现双方当事人的意志外,国家对劳动者的工资、保险等方面做了强制性规定,体现了国家意志,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74.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的工作时间,最大限度地做到自我保护。3、劳动者离职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职工提出辞职时防范的风险。(1)是劳动者与单位协商,主动提出解除合同的,按照相关规定,此类情况企业不予支付经济补偿金;(2)是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解除合同时,劳动者应当赔偿公司的损失,包括公司出资招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237.html -
了解详情
于2010年2月11日就劳动合同解除达成协议,明确约定了合同的解约日期、解约补偿金的金额以及支付款项的期限。这一约定符合法律的规定,属于双方真实的意思 ,此举显然造成林某再就业障碍,扩大了林某的经济损失,某公司对此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风险提示: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之前,要将劳动者在职期间的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3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