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受贿罪规定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刑法修订前争议较大,焦点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否包括利用第三者职务上的便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关司法解释 这种制约关系已经构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如果这种影响并不是主要的或者必不可少的,不会对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机关的人事晋升、任免、财物的增减以及所从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331.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一审判决也认定潮安县外商投资服务公司“属全民预算外企业”。这个“全民预算外企业”没有国家的投资,也没有刑法91条所规定的“国有财产”。 我国法律对企业、公司 、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1、某某某不是国家工作人员,这是没有疑义的。 2、那么,某某某是否是受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673.html -
了解详情
万元;第二次是我开车到孙家楼下,叫孙出来到我车里,我给了他8万元。这8万元孙爱勤是否分给周伟,我不知道。我给孙钱,一是因他帮助我找到 这种行为应以受贿论处。但是修订后的刑法规定的受贿罪,其主体必须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朱锦顺不是国家工作人员,按照修订后刑法的规定,其行为已经不能构成受贿罪。《关于惩治违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599.html -
了解详情
,有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林氏父子共同构成受贿罪。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但他并非利用自身职务的便利。那么林某甲是否构成斡旋受贿罪呢?根据我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斡旋受贿行为构成受贿的情况,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151.html -
了解详情
评析中的观点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判断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问题,主要不是看行为人是否可能永久地将截留的存款占为己有不予归还,而应该重点考察行为人主观上想 不能就此判断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非法占有目的。关于该案的定性,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肯定的是,不构成挪用公款罪,因为行为人不是国家工作人员。至于是构成贪污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089.html -
了解详情
条的规定,可以判处死刑。与这种犯罪相比,为境外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有其显然不同的特点,一是犯罪主体不要求具有间谍身份或是否出于反革命目的;二是提供国家秘密的对象不要求是敌人而是境外人员;三是提供的情况不是泛指情报而是国家秘密。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保密法规,泄露国家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25.html -
了解详情
元。「审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野地垦区人民法院经过公开审理认为,被告人戴久刚明知羯羊是戴久志承包的,竟与戴久志一起实施盗窃,数额较大,构成贪污罪的 人员。本案在逃犯戴久志显然不是国家工作人员或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但他是否属于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呢?回答应当是否定的。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653.html -
了解详情
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可见,贪污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两类人员:一是国家工作人员。对国家工作人员,我国《刑法》第93条明确规定为以下4 破产清算组成员依法又由法院指定担任,张某是否属于国家机关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是受国家机关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636.html -
了解详情
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可见,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是否 与张某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二人系共同犯罪。首先,挪用公款罪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和公共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权。本案中,刘某和张某均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525.html -
了解详情
利用从事劳务活动的便利之含义。当然,在具体罪中,究竟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否同时包括利用从事劳务活动的便利,应当根据刑法对该罪规定的主体情况具体分析。第二 的贪污罪、第385条规定受贿罪,刑法将其主体规定为国家工作人员,这就意味着这些犯罪的实施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了从事公务活动的便利;再如刑法第165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2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