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情况,这种情况对定罪量刑都有一定的影响。客观上,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人对自己所负义务的不作为,是一种积极的不作为 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不包括两次交通运输事故情形。在司法实务中对于被害人死亡是肇事形成的还是因肇事后未能及时抢救所造成的难以区分时,为便于司法操作,只要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452.html -
了解详情
。交通肇事罪成立的标准是,是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即他人重伤、死亡及重大公私财产损失的结果。只要交通肇事造成了重大公私财产损失,就可构成本罪,而不问 释义》,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页。有的学者认为“逃逸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已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而不依法报警、保护现场、等候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146.html -
了解详情
的加重处罚情节。理由是:被告人交通肇事后,产生惧怕心理而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又予以遗弃,客观上实施了肇事逃逸和过失致人死亡两种行为,但其主观 被害人无法及时得到救助。 最后,从因果关系上看,因被告人的先前肇事行为和遗弃行为最终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因此,被告人张某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不再是交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127.html -
了解详情
,辩护律师认为:认为,上诉人刘某某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致使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事故发生后逃逸,致其负事故的主要责任,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 情节在此已经作出了一次评价,从而使得该案刘某某对交通肇事案件负主要责任,并造成一人死亡的严重后果而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在定罪时没有对刘某某逃逸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892.html -
了解详情
负争事故的全部责任,且系交通肇事后逃逸,仇某某无责任。经法医鉴定,仇某某符合交通事故致严重颅脑损伤死亡。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李某某的行为触犯了《中华 能主动到公安机关接受处理,并如实供认犯罪事实,系自首,且积极赔偿给被害人家属造成的经济损失,依法可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235.html -
了解详情
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 某某】指使肇事人李某宁逃逸,致使被害人刘某某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事实。退一步讲,即使推断出这样的案件事实,也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银兴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5516.html -
了解详情
审法院审理后认为,上诉人陈新林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致使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事故发生后逃逸,致其负事故的主要责任,其行为已构成交通 肇事罪。上诉 在此已经作出了一次评价,从而使得该案陈新林对交通肇事案件负主要责任,并造成一人死亡的严重后果而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在定罪时没 有对陈新林逃逸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055.html -
了解详情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已经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不同情况加以对待。如果肇事者是忙于抢救伤者和财产而没有时间和机会报警,并且未逃逸,之后接受公安机关询问和处理的,应当认定为自首,因为从主观上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663.html -
了解详情
车辆底部左侧及中部碾压在躺在路中的无名男子身上,造成该男子当场死亡、车辆损坏的重大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被告人贺辉驾车逃离现场,并于次日在株洲市荷塘 道路交通安全法》,因而发生致使一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肇事后逃逸、毁灭证据,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本院予以确认。被告人贺辉有自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874.html -
了解详情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医院后因害怕承担责任而逃跑的行为是否构成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后逃逸,通常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或者由于恐惧心理,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5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