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00元还是4万元或39500元?侦查与公诉机关都没有充分的证据予以确定,明显事实不清,影响到涉案金额的正确确认。 2、该卷辩解与供述部分第5页 。该法第280条第3款仅规定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构成犯罪,没有明文规定购买明知是伪造的居民身份证供自己使用的行为按伪造居民身份证罪论处。作为特别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522.html -
了解详情
。这里的犯罪之日,是指犯罪成立之日,即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之日。由于刑法对各种犯罪规定的构成要件不同,因而认定犯罪成立的标准也就不同。例如,对不以 二在逃犯继续犯罪,还应包括二在逃犯长期在逃的状态以及由此造成的老百姓对司法机关办案的不良反映等恶劣社会影响。因此,与危害结果的认定相适应,本案追诉期限不应从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467.html -
了解详情
,是个司法实践问题,实务界已经达成共识,对赃物如何处理,是丢弃还是销赃还是自用,都不影响犯罪构成和犯罪形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 为犯罪,要么以行为造成的实际结果来确认犯罪性质,无视行为人对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从而导致“客观归罪”。 这种做法实质上是剔除了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摈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849.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的投案时间或者时机,体现了犯罪认定娥人身危险性不同,也体现了犯罪人的投案行为对司法机关侦破案件所起的作用大小,应当在确定从宽比例时予以体现。㈢投案 对具有自首、立功情节的被告人是否从宽处罚、从宽处罚的幅度,应当考虑其犯罪事实、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危害后果、社会影响、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4121.html -
了解详情
强帮助于景泉扣车过程中,协助丁学斌实施持刀行凶杀人,致人死亡,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原审判决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如甲乙共同对丙头部用木棍猛击,二人均预见到棍击行为足以致人死亡,二是对犯罪结果有大概的预见。本案中于景泉明知是抢劫,而孙利华、陈国栋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907.html -
了解详情
后认为:被告人童敬亮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伤亡的危害结果发生,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其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公诉机关指控 、外部环境以及被害人违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交通运输的整体情况看,即使驾驶员尽到谨慎义务,出现交通肇事仍在所难免,故对这种职业犯罪科以重刑将不利于行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38.html -
了解详情
同一危害社会结果完而实施相互联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为,即共同行为应当属于同一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虽然这次乙是假借丙的名义干“私活”,但笔者认为不属于实行过 由此放任了危害后果的产生。故认识错误不影响对甲具有共同故意的认定。客观方面,乙干的“私活”,也是骗取出境证件,没有超出原共同犯罪的犯罪构成,不属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723.html -
了解详情
。着手说主张,不法侵害已经开始是指不法侵害行为已经着手,着手是指行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进入现场说则主张,不法侵害是否开始应以 ,如时间、地点、环境等情况对防卫的影响。二要分析侵害方面的情况,如不法侵害的性质、侵害人的人数和体力、所采用的手段、工具等。三要分析防卫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181.html -
了解详情
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拒不交出,或者用来进行违法活动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六)携带的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 功能或者适用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或者人体严重损伤的;(六)其他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医疗机构或者个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325.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的内容。 关于量刑情节,有酌定情节和法定情节两种,具备法定情节一定可以对量刑有影响,如从轻、减轻、从重等,法定情节一般包括从犯、自首、立功等等;具备 ,但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以及家禽、牲畜等财产的安全,已构成投毒罪。 【法条链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25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0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