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虽然实施了捆绑行为,但无勒索财物或者殴打伤害他人及提出非法要求行为,不符合绑架罪的构成要件,故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不能成立,应予以变更。被告人付志军 利英全家同意其与禹利英继续交往的目的,符合绑架罪的客观条件。但是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却认为付志军虽然有剥夺禹父人身自由的故意,并且以暴力胁迫实施了剥夺禹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227.html -
了解详情
很明确,故意犯罪中对客观要件要素必须有认识(客观的处罚条件除外),因此,分则中是否提及"明知"并不重要。其次,分则条文中,有的犯罪提到必须要有"明知",一般是为了 低的犯罪,宜采取同一法益说,否则难以做到罪刑相适应,比如对于连续故意造成三个人轻伤的行为,宜认定为三个故意伤害罪。笔者认为,强奸罪侵犯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460.html -
了解详情
刘某、朱某、马某、田某、郑某、张某、孙某、滕某的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且是从犯,应依法从轻处罚,被害人在案件起因上存在过错,请法庭 后的表现等法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和酌定从轻处罚情节,对其适用减轻处罚正确,但原判没有认定朱某具有自首情节,对其量刑应予改判。马某作案后自动投案,但未如实供述自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3938.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寻衅滋事罪的法定刑重于故意轻伤的法定刑。所以,殴打行为造成轻伤害结果的,也可能被认定为随意殴打类型的寻衅滋事罪。(6)基于同样的理由 较为缓和。因为第1项除要求殴打他人之外,另要求“随意”与“情节恶劣”;而第2项仅在行为之外设置了“情节恶劣”的限制性条件。但在罪名与法定刑相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4118.html -
了解详情
如下: 一、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张XX构成寻衅滋事罪定性错误,应当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更为适当。 首先,犯罪动机上。寻衅滋事罪的动机是出于流氓动机,或是寻欢作乐,或是 的经济损失,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其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最后,建议法庭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对被告人张XX适用缓刑。 以上意见请法庭充分考虑并采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605.html -
了解详情
。理由是在聚众斗殴过程中,参与者均有伤害对方的故意,但因有证据证明只有李某与被害人发生接触,其他人没有致死被害人的条件,故推定是李某致被害人死亡 首要分子在对发生严重后果持积极追求的直接故意或者放任发生的间接故意心态,就具有因果关系,应该承担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反之,如果首要分子在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153.html -
了解详情
。理由是在聚众斗殴过程中,参与者均有伤害对方的故意,但因有证据证明只有李某与被害人发生接触,其他人没有致死被害人的条件,故推定是李某致被害人死亡 首要分子在对发生严重后果持积极追求的直接故意或者放任发生的间接故意心态,就具有因果关系,应该承担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反之,如果首要分子在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957.html -
了解详情
马国哲、田晓东、郑彦星、张志山、孙喜宽、滕嘉慧的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且是从犯,应依法从轻处罚,被害人在案件起因上存在过错,请法庭 后的表现等法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和酌定从轻处罚情节,对其适用减轻处罚正确,但原判没有认定朱国法具有自首情节,对其量刑应予改判。马文峰作案后自动投案,但未如实供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03.html -
了解详情
者所实施的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也就是说,防卫过当以正当防卫为前提条件,即要求行为人的行为具有防卫性和目的的正当性。在客观上,要求有不法侵害的发生 目的的正当性,不符合正当防卫中防卫过当的本质特征。因此,一、二审法院依法对苏良才的行为不认定为防卫过当,并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判刑,是正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513.html -
了解详情
,于立法相悖。 #p#副标题#e#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经过二审审理认为,原审判决认定李兴华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 的自首不是出于真诚悔罪,而是企图达到既害了别人,又保全自己的卑鄙目的。根据上述理由,一、二审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李兴华死刑,是正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0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