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网讯 (张国宝 万艳)男子熊某某曾因非法持有毒品,先后三次被判处有期徒刑,出狱后仍不思悔改,竟然又改行贩卖毒品,利用微信转账收取毒资。近日,江西省安义县 日、5月16日,被告人熊某某如法炮制,以同样方式,三次卖给邹某某相同毒品,每次500元,邹某某微信转账1500元给被告人熊某某。 5月30日1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7658.html -
了解详情
并查阅了卷宗材料,更坚信张旭的行为不但不属于贩卖毒品,也不属于非法持有毒品,是典型的窝藏、转移、隐瞒毒品。也就是在这段日子里,张旭才知道海子 处罚也要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07年6月15日,当地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该毒品案件。张旭对检察机关的指控没有任何异议,认罪态度非常好。 支持公诉的检察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171.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明确规定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等5种犯罪行为的毒品数量不以纯度折算。故刑事司法技术鉴定通常情况下只 一经他人提出购买要求,遂当即作出出卖决定,可见其犯罪意图原已存在,用于出卖的毒品早已准备,只要其认为安全,不管是侦查机关的线人还是一般吸毒人员来购买,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4755.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明确规定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等5种犯罪行为的毒品数量不以纯度折算。故刑事司法技术鉴定通常情况下 一经他人提出购买要求,遂当即作出出卖决定,可见其犯罪意图原已存在,用于出卖的毒品早已准备,只要其认为“安全”,不管是侦查机关的“线人”还是一般吸毒人员来购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509.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明确规定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等5种犯罪行为的毒品数量不以纯度折算。故刑事司法技术鉴定通常情况下 一经他人提出购买要求,遂当即作出出卖决定,可见其犯罪意图原已存在,用于出卖的毒品早已准备,只要其认为“安全”,不管是侦查机关的“线人”还是一般吸毒人员来购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988.html -
了解详情
。 综上可知,胡某仅仅有贩卖六十粒毒品的故意,且构成未遂,其余毒品仅仅是出于一种非法持有的状态,不应以贩卖毒品罪定罪量刑。 2、关于被告人胡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判处五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或甲基苯丙胺八点五克以上不满十克或者其他数量相当毒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287.html -
了解详情
毒品的唯一途径,所以,对一般吸毒者来说,向毒贩购毒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购买者是以贩卖为目的则构成共犯。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那些以贩养吸的犯罪嫌疑人,如有 其确实有贩卖毒品的行为或目的,那么,被查获的毒品数量和非法持有的毒品数量均应计入贩卖的数量之内,但考虑到以贩养吸这类人群的特性,在量刑时要把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427.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杨某主观上对贩毒的明知是本案定罪的前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条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大连会议纪要》的有关规定,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行为是走私、贩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4709.html -
了解详情
“存储”毒品过程中被查获,没有证据证明是为了实施毒品犯罪行为而储存毒品且数量未超过持有毒品罪数量,不应该以贩卖毒品罪定罪处罚。犯罪嫌疑人不以牟利为目的, 贩卖毒品罪。理由是:犯罪嫌疑人甲购买用于自己吸食的毒品后,将部分毒品非法销售给其“毒友”尹某,客观上不构成“代购”。同时,尽管甲客观上系“存储”毒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7435.html -
了解详情
甲及亲戚意见后,尽职为甲进行辩护。主要辩护意见如下:一、起诉书指控甲向乙贩卖毒品32克的犯罪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支持。1、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仅依据甲口供 实施了其他毒品犯罪行为的,一般不应定罪处罚,但查获的毒品数量大的,应当以非法持有毒品罪定罪;毒品数量未超过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规定数量最低标准的,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5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