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取得财物所有人的同意,形式上也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转移所有权的手续,而将他人的财物从所有权上完全侵占归己的行为。第二,是拒不退还或交出,即面对财物所有 即实际持有他人托管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后,才产生非法占有这些他人财物的故意。 在本案中,赖某在购票窗口退票时,将公文包遗忘在窗口上,该公文包脱离了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785.html -
了解详情
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受害人信任使其产生错误认识后“自愿”实施处分行为,将财物交给自己,但并非只要行为人使用欺骗手段,导致对方将“财产”转移给自己就成立诈骗罪, 从付手中将其拾起来的钱全部夺走,随即弃车离开现场”来看,其主观上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拒不交还的目的已暴露无遗。周继舜、李晓东关于“该5万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719.html -
了解详情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侵占罪的概念是指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由此可将侵占罪格式化:合法持有+非法侵占。 第一 应当从客观主义的立场出发剖析本案,则将有助于厘清思路明辨是非。在刑法的基本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906.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取得财物所有人的同意,形式上也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转移所有权的手续,而将他人的财物从所有权上完全侵占归己的行为。第二,是拒不退还或交出,即面对财物所有 即实际持有他人托管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后,才产生非法占有这些他人财物的故意。 在本案中,赖某在购票窗口退票时,将公文包遗忘在窗口上,该公文包脱离了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476.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也无数额较大"的要求。 其次,是转化的目的条件。即行为人不仅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同时还必须具有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的目的。在 他人财物的行为,属于犯罪构成论上的一个行为,符合抢劫罪以暴力为手段当场取得财物的行为特征。 综上所述,对此类行为既不应适用刑法第269条的规定按转化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32.html -
了解详情
伪造的身份证将2万元取出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将摩托车推至山下摔坏的行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均无分歧。但对陈某将工具箱内的3000元据为己有的行为如何定性,存在两种 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且主观上都出自故意,并都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这是两者的共同之处。但两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一是犯罪故意的内容和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652.html -
了解详情
他人财物之后,即实际持有他人托管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后,才产生非法占有这些他人财物的故意。 在本案中,李某在餐厅洽谈业务时将手机遗忘在餐厅,该手机与李某脱离了持有与控制的关系,属于遗忘物。孙某发现他人遗忘在餐厅的手机后,即产生占为己有的目的,并趁餐厅工作人员及他人不注意的情况下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022.html -
了解详情
不符合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评析: 在本案中,廖某某在主观方面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直接故意和目的,但廖某某实施的行为是抢劫、抢夺还是盗窃,应当 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如果没有任何胁迫的表现,只是被害人自己感到恐惧,眼见行为人盗窃其财物而不敢制止,以及如果不是行为的某种行为使被害人自己的原因(自己喝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905.html -
了解详情
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根据犯罪构成理论学说,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成为本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902.html -
了解详情
伤的根本目的是拿到钱(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 故意内容就不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只抢回自己被骗走或者赌博输的财物,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不构成抢劫罪。该案是典型的犯罪预备的共同犯罪。郭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1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