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法律咨询 查找律师 加入收藏
全文 标题
共找到相关结果约 20783 篇 如果以下信息不适合您您可以点击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种违法犯罪行为,对于参赌人员之间抢劫赌资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有必要进行探讨。有人认为,抢劫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产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行为人只抢回自己赌博输的财物,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不构成抢劫罪。这种观点是没有认识到赌博中所输赌资所有权转移的事实,赌资原本属于个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658.html -了解详情
,所以对孙某应作为既遂犯看待。 三、评析意见 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是共同犯罪中个别行为人中途退出如何认定。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即认为孙某的行为构成犯罪 犯罪无效,转而采取防止措施,避免了危害结果发生,则自动放弃者构成犯罪中止,其他共同实行犯则构成犯罪未遂。在本案中,孙某由于恐惧放弃了抢劫的实行行为,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823.html -了解详情
在此情况下,根据事实、证据及被告人李某的情节、主观恶性等因素,应认定李某不构成犯罪,只对王某以故意杀人罪进行追究。 [1]参见陈忠林主编,《刑法学》(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003年版,共同犯罪专章。 [2]参见张明楷,《刑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共同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963.html -了解详情
盗窃的是价值昂贵的科研用葡萄,没有想到自己偷吃几十斤葡萄的行为竟然构成犯罪,因此有人提出不宜按盗窃罪处理。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违法性认识应不应该是 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从中可以看出,犯罪故意只要求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有认识,而不要求对违法性或者刑事违法性有认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16.html -了解详情
行为人主观上即使是明知行为为走私行为而故意为之,对不构成犯罪也是没有任何影响的。状态犯立足于犯罪结果的表现形式及其存续状态,而不理睬主观罪过。因此 货物罪的成立在主观上,行为人必须是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走私行为,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犯罪结果的发生。这里的明知,就是明确清楚地知道。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并不达到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628.html -了解详情
规范的违反。以上分析了由先行行为引起作为义务而构成不作为犯罪的先行行为自身应具有的特征,行为人构成犯罪还须具备其他条件,比如行为人有能力履行作为义务 作为是否具有致使危害结果发生的现实危险性,在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事件中构成不作为故意杀人罪的认定不仅要考虑行为人的心理状态,而且要具体考虑被害人受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50.html -了解详情
的全部构成要件。被告人在此阶段的行为才是其犯罪的主行为,也是构成犯罪的行为,其犯罪数额应当是实际骗得的钱款数额,而不是其掌握的储户信息资料 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借记卡是银行卡之一,具有消费信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02.html -了解详情
.对危害结果的要求不同。对于挪用资金罪,法律未明确限定必须具备何种危害结果才构成犯罪;而挪用特定款物罪则要求只有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 万元的行为应定为职务侵占罪。 #p#副标题#e# 案例2中被告人罗某的行为是构成挪用公款罪还是挪用资金罪,关键在于被告人罗某的身份。据查,被告人罗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67.html -了解详情
此案中对李某的行为如何定性有五种不同意见:(一) 李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理由是,李某藏匿同室寝友遗忘在两人共用写字台上的银行借记卡,不 自愿交出存款,故李某的行为既不符合诈骗罪又不符合信用卡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仍成立盗窃罪。 #p#副标题#e# 至于为什么认定为盗窃罪,又有二种观点: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973.html -了解详情
以倒卖车票罪提起公诉。 关于本案的处理,有两种观点:第一,李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理由是,倒卖车票罪属于情节犯,在车票没有卖出去的情形,其行为不 有关问题的解释》规定,倒卖车票票面额5000元以上,或非法获利 2000元以上,即构成情节严重。李某着手倒卖车票的数额已经达到这个定罪标准,应以倒卖车票罪追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48.html -了解详情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搜索历史 清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