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点以外,笔者以为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资格的不同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劳动合同的主体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自然人)。主要指:(1) 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的过程中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主,国家基本不做干预,合同当事人在合同条件的约定上亦有较大的自由。劳动合同的建立虽然也体现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31.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请求。 ?审判透析?本案的关键是:黄某向用人单位主张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金,是否超过法律规定的60日申诉期限?本案劳动争议仲裁期限应如何认定? 争议发生之日如何确定,从而正确认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期限是否届满。 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八十五条之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771.html -
了解详情
难的一件事,打工人没事就该多学学《劳动法》。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12种情形: (1)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的。 (7)劳动者提出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8)劳动者提前30目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9)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经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7870.html -
了解详情
某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裁令某资产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仲裁裁决不予支持,王某诉至法院。 法院认为,王某作为财会人员,理应按相关财务制度从事工作, 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劳动法领域同样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明确了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同时在第八条规定了用人单位的告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6902.html -
了解详情
某主张自2002年8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在移动公司工作,共签了8年期限书面劳动合同。其认为根据劳动法,移动公司应和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否则可能构成违法解除。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 481号)第6条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5942.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二、用人单位未足额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风险分析根据《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未足额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主要存在 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劳动者可能据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5703.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中的一方单方解除或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导致劳动关系终止的情形。 在劳动法领域,适用特殊时效最典型的是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的争议,劳动者可以 针对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违法情形设定的惩罚性赔偿,劳动者获得惩罚性赔偿的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的强制性规定,并非提供劳动的对价,不属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5744.html -
了解详情
法规,应当给予劳动者补偿。按照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 款、第八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一》第六条,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中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8211.html -
了解详情
条例》和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 职工被确诊为疑似职业病至作出工伤认定结论期间,用人单位依法应承担相关诊疗费用且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并参照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发放原工资待遇。案例点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2514.html -
了解详情
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11720元(或12185.04元)。 三、被告应当向被告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1420.68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工资。 五、被告应当向原告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3754.86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4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