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等侵犯财产罪的重要特征。贪污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所谓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 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就在于犯罪的客观要件,也即被告人曾某是否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 贪污犯罪是一种渎职性的财产犯罪,从行为表现看,又是一种特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02.html -
了解详情
国有财产,应当以贪污罪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周某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也不属于按国家工作人员论的情形,不符合贪污罪的主体资格,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刑事 最终完成的,这种初审不具有决定意义与法律上的委托意义。 再次,该委托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委托?在我国的行政法律体系中,没有关于行政委托的具体规定,只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57.html -
了解详情
说不要这样,要章把钱拿回去。 【分歧】 针对李某双规前退回受贿金额是否可以从中予以剔除?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李某在纪检部门介入调查之前主动退回受贿 超过五个工作日为及时。 二、从受贿罪的立法目的来讲,国家法律规定受贿罪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受贿人在收受贿赂之时答应为行贿人谋取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300.html -
了解详情
抢夺等侵犯财产罪的重要特征。贪污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所谓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 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就在于犯罪的客观要件,也即被告人曾某是否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 贪污犯罪是一种渎职性的财产犯罪,从行为表现看,又是一种特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972.html -
了解详情
商议方案对款发放,从中分得补偿款1000元。 分歧: 对该案中对卢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犯罪,存在分歧意见: 第一种观点认为,卢某不具备职务侵占罪的 的主体一般为以下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一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董事、监事;二是上述公司除董事、监事外的不具有国家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041.html -
了解详情
说不要这样,要章把钱拿回去。 【分歧】 针对李某双规前退回受贿金额是否可以从中予以剔除?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李某在纪检部门介入调查之前主动退回受贿 超过五个工作日为及时。 二、从受贿罪的立法目的来讲,国家法律规定受贿罪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受贿人在收受贿赂之时答应为行贿人谋取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83.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制约关系已经构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如果这种影响并不是主要的或者必不可少的,不会对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机关的人事晋升、任免、财物的增减以及所从事 产生关键作用,这种制约关系只能属于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 如果行为人是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无论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还是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100.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制约关系已经构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如果这种影响并不是主要的或者必不可少的,不会对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机关的人事晋升、任免、财物的增减以及所从事 产生关键作用,这种制约关系只能属于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 如果行为人是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无论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还是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609.html -
了解详情
名义发放给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对于单位中此类非法所得,虽然国家已经实际取得了这些财物的所有权,但是认定国有资产的标准应当是该国有财产是否已经投入到国有单位 、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而共同贪污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并且还可以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545.html -
了解详情
抢夺等侵犯财产罪的重要特征。贪污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所谓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 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就在于犯罪的客观要件,也即被告人曾某是否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 贪污犯罪是一种渎职性的财产犯罪,从行为表现看,又是一种特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1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