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放弃犯罪,且没有造成损害,应认定为犯罪中止。另一种观点认为张某某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的未遂犯。理由是张某某先向徐某某勒索160万元,在徐某某未予 ,可以由行为人支配,这使立法上对其加以影响,使更多向既遂方向发展的犯罪转化为中止成为可能。所以,法律对犯罪中止规定的从宽情节正是为了鼓励更多的行为人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23.html -
了解详情
未侵害公共安全,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其放火后主动救火,自动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发生,构成犯罪中止,依法应当减轻处罚。 【评析】 笔者同意公诉方的意见。 并将芦柴点燃,已经完成了犯罪行为。至于放火后火灾是否实际发生,是否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对确定放火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没有影响。吴某用粪便将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18.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立法本意所讲构成的犯罪,是指出卖自己亲生子女而触犯刑法条款的犯罪,是受刑法调整的犯罪,如遗弃罪。若要构成拐卖儿童 受到否定性的评价,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芳的行为就必须用刑法来调整。根据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刑法只打击那些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恶”,对于能够用行政、民事强制措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87.html -
了解详情
后,顾某赔偿了李某人民币2000元。分歧:对本案的处理,存在两种分歧较大的意见:1、顾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第16条的规定,行为 未能按铃减速,其本身亦有过错,可以相应减轻顾某的罪责,但并不影响对顾某的定罪,顾某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法院) 【浏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257.html -
了解详情
同一危害社会结果完而实施相互联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为,即共同行为应当属于同一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虽然这次乙是假借丙的名义干“私活”,但笔者认为不属于实行过 由此放任了危害后果的产生。故认识错误不影响对甲具有共同故意的认定。客观方面,乙干的“私活”,也是骗取出境证件,没有超出原共同犯罪的犯罪构成,不属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481.html -
了解详情
)沪一中刑终字第229号一、基本案情2001年4月,被告人陈恩租赁经营的江苏省连云港黄海度假村客房部(后注册为个人独资企业连云港市钱江宾馆)向上海双菱空调器制造 菱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影响恶劣,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损害商品声誉罪。原审法院根据各上诉人犯罪的事实、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在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14.html -
了解详情
迷信、愚昧无知而采取没有任何客观根据,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产生实际危害结果的手段、方法,企图实现其犯罪意图的情况,如使用烧香念咒、画符烧纸、香灰投毒等方法杀人等 相对不能犯则构成犯罪未遂。本案被告人张筠筠、张筠峰的行为不属于手段或工具不能犯,当然不能归属绝对不能犯。因对象不能犯不影响对行为人犯罪故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124.html -
了解详情
中止。有的学者认为,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总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第一次侵害行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发生预期的危害结果,构成未遂犯;后来放弃能够重复实施的侵害 ,就不好说成是犯罪未遂,是犯罪没有得逞,应当看到犯罪发展过程中这个至关重要的主客观情况的变化及其对犯罪行为停止形态的影响。而在犯罪未遂(不论其实行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23.html -
了解详情
强帮助于景泉扣车过程中,协助丁学斌实施持刀行凶杀人,致人死亡,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原审判决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如甲乙共同对丙头部用木棍猛击,二人均预见到棍击行为足以致人死亡,二是对犯罪结果有大概的预见。本案中于景泉明知是抢劫,而孙利华、陈国栋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04.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般要求。若因为涉及财产数额较小,行为危害程度很小,则不构成犯罪。但是进而应当依侵权责任之要件进行考量,若甫和侵权责任的要件,则应追究侵权的民事责任。若 ,大家也十分关注这个特别之处:债是合法抑或非法,对认定暴力索债行为之性质到底有无影响?怎样的影响呢?依债的本意,其为一种关系-债权债务,即法锁,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