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我们要弄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含义。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犯罪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在很多情况下直接决定着罪与 区别开来。占用并非占有。非法占有侵犯了财产所有权的全部权能,而非法占用只侵犯了财产使用权。在刑法上,占有他人财物与占用他人财物的行为性质是有区别的。例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2852.html -
了解详情
或减轻处罚。五、定案结论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第23条、第53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宋某犯盗窃(末遂)罪,从轻 被害人的面公然实施夺取财物的行为,主观上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是,二者侵犯的客体不同,二者的手段行为也不同。抢夺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而抢劫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424.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对利用合同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都是以诈骗罪定罪处罚。1997年刑法典将合同诈骗罪作为一个独立的罪名置于刑法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章扰乱市场 的管理制度,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为其主要客体。诈骗罪被置于侵犯财产类犯罪一章,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具有单一性。从犯罪主体上看,合同诈骗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4372.html -
了解详情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第196条第3款规定的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处理,是因为盗窃信用卡后 刑法上的占有;第三种观点则将使得侵犯整个包装物的行为受到的刑罚比侵犯部分的内容物受到的刑罚更轻,显得有失均衡很不合理。因此理论上对此并没有通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139.html -
了解详情
种意见认为,廉某与孙某故意破坏道路的行为危害了交通运输安全,并且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虽然两人破坏的不是刑法所规定的公路,但其性质与破坏交通设施罪 价值与效用完全丧失或者部分丧失的行为。该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关系或者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在客观方面的表现是损坏公私财物的行为;在主观方面只能是出于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18.html -
了解详情
种意见认为,廉某与孙某故意破坏道路的行为危害了交通运输安全,并且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虽然两人破坏的不是刑法所规定的公路,但其性质与破坏交通设施罪 价值与效用完全丧失或者部分丧失的行为。该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关系或者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在客观方面的表现是损坏公私财物的行为;在主观方面只能是出于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086.html -
了解详情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第196条第3款规定的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处理,是因为盗窃信用卡后 刑法上的占有;第三种观点则将使得侵犯整个包装物的行为受到的刑罚比侵犯部分的内容物受到的刑罚更轻,显得有失均衡很不合理。因此理论上对此并没有通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938.html -
了解详情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它是危害最大、性质最严重的财产犯罪,也是司法实践中常见多发的一种 行为没有致被害人程某重伤或者死亡,也不属于抢劫罪的加重情节的既遂。因此,本案被告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的未遂。根据刑法之规定,对于未遂犯,可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047.html -
了解详情
。 评析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索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此种犯罪是侵犯财产罪中 被告人李国志在羁押期间,向公安机关提供同室在押抢劫嫌疑人王还有多起伙同他人犯罪的线索,经公安机关查证属实,有宜昌市公安局西陵公局关于李国志反映情况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64.html -
了解详情
或要挟的方法,强索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主要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次要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或其他利益,该罪归类于侵犯财产罪。客观方面表现 理论通说认为,犯罪既遂是以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为标准的。笔者认为我国刑法对绑架罪的犯罪既遂形态的类型应为行为犯,即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