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第二十九条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476.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伤害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评析: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首先,马的死亡不是意外事件。马不是单纯的自己因为自身或路滑等不能抗拒的原因而掉入 ,实施了一个邀约他人打击马身体健康的犯罪行为,而触犯了两个罪名,即故意伤害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李意欲打马,主观上有损害马身体健康的故意,客观上实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117.html -
了解详情
就更加缩短了刀具的使用长度从而大大降低了杀伤力。因此,以使用工具是否致命作为是否成立故意杀人罪的依据是没有道理的,同时本案中,所使用的刀具也并非危险程度很高。 相济刑事政策》第二部分第1条第3款规定:实践中一些致人死亡的犯罪是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害往往难以区分。在认定时除从作案工具、打击的部位、力度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406.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书证物证等证据。 据此,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吴***无视国家法律,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其行为已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四 又潜逃回陈厝合村。随后,为逃避公安机关追捕,被告人刘***、冯***及同案人李**、段***陪同被告人吴***龙湖区陈厝合村宁和街的***旅社,由被告人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72.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伤害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评析: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首先,马的死亡不是意外事件。马不是单纯的自己因为自身或路滑等不能抗拒的原因而掉入 ,实施了一个邀约他人打击马身体健康的犯罪行为,而触犯了两个罪名,即故意伤害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李意欲打马,主观上有损害马身体健康的故意,客观上实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922.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程某三人的行为如何定性,存有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本案应定为故意杀人罪。程某纠集胡某、王某捉住与其妻通奸的刘某后,不是采用说理 行为客观上造成的实际损害的性质来确定危害行为的性质。致人死亡的,就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损害他人身体的,就构成故意伤害罪。 笔者认为,本案中,被告人程某、胡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662.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家去,是为了找被害人说理,由此而引发争吵并厮打,如果被告人真想达到伤害被害人之目的,就应用镰刀直接砍伤被害人,或用刀把打击被害人的要害部位。伤害 做到罚当其罪。此案经一审法院审理以故意伤害(致死)判处李某十年有期徒刑,检察机关抗诉二审法院以过失致人死亡改判其三年有期徒刑。(作者单位:辽宁省建平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264.html -
了解详情
的表现,并最终导致了被害人在呼救反抗时坠楼身亡的重结果。也就是说,被害人死亡与被告人的犯罪暴力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客观上由被害人反抗被告人的强奸所导致 实害故意犯罪。例如,在司法实践中,对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刑罚处罚一般相对轻于故意杀人。所以,对构成强奸罪结果加重犯的本案被告人,在具体裁量刑罚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229.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学者之间,也有人持这种见解。[10] #p#副标题#e# 第二,认识二要件说。认为故意的认识包括对犯罪客体或犯罪对象以及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 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认识,是犯罪故意所不可缺少的内容。如果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无认识,则不能成立故意。例如,伤害致人死亡的,由于行为人仅对伤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68.html -
了解详情
的实际损害的性质来确定危害行为的性质。致人死亡的,就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损害他人身体的,就构成故意伤害罪。区分故意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既遂、故意伤害与 主观意识支配、制约客观行为;客观行为反映主观意识、检验主观意识。因此,要正确判定故意的具体内容,必须全面综合、分析案件的各种事实情况。不能简单地根据某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