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的你给我记住了:哪有那么容易让你随随便便就来骗人? 14. 被告与被告人 被告指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当事人,被告人一词用于刑事诉讼程序。 15. 罚金和罚款 虽然都是罚钱,但罚金是在刑法中适用,且是一个独立的刑种。罚款是在行政法中作为行政处罚的一种。以后可别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5497.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之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关于本案的定性方面,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认为被告人刘某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所谓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 。也就是说,农村干部在从事该解释中的七款规定的职务活动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构成犯罪的,适用刑法贪污罪之规定。所谓职务侵占罪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6666.html -
了解详情
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数额额达到 户内,如果发生在户外,在户外盗窃的行为不能认定为入户盗窃,这样的解释不仅符合刑法解释学的原理,也符合刑法的立法原意。因此,本案中盗窃车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2043.html -
了解详情
大的,不构成职务侵占罪。在处理这类案件中,法院应严格借鉴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与判断标准,查明夫妻是否有资本显著不足、人格混同、公司形骸化和过度控制等 ,也能通过民法调整,以其个人财产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为其行为付出相当代价,这也符合刑法谦抑性原则。从立法层面讲,一是可以通过限制夫妻股东的某些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8618.html -
了解详情
威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条:入户实施盗窃被发现,行为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 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责应该根据刑法的规定来认定,关于转化型抢劫的既未遂问题法律有明确规定,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存在未遂;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3861.html -
了解详情
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11月28日起施行。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为依法惩处抢劫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 使用枪支或者向被害人显示持有、佩带的枪支进行抢劫的行为。“枪支”的概念和范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规定。第六条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2477.html -
了解详情
流入社会,社会危害性较小,与孙XXX相比,作用相对较小,建议减轻处罚,并适用缓刑。经审理查明:2014年1月10日至2014年1月15日,被告人孙XXX 的假农药没有流入社会,社会危害性较小等情节的辩护意见与庭审查明的量刑情节一致,本院予以采纳。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4481.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刑事责任,辩护人没有异议。第二部分关于量刑部分一、被告人存在自首情节。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对被告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人民法院在对被告人量刑时应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三、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4.对于自首情节,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9148.html -
了解详情
正确划定过限行为,可以正确确定共同犯罪参与者的责任分担,并在此基础上正确定罪量刑和适用刑罚。我国刑法对于共同犯罪中的行为过限没有明文规定,但根据我国刑法理论 共犯人并未和实行人共同实施任何形式的指向新的犯罪故意的共同危害行为。知情且容忍的行为是否是危害行为呢?根据刑法的理论,危害行为分为作为与不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8937.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裁定书,裁定该案由上级法院提审。经上级法院再审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裁定:一、 。虚假离婚的双方,其离婚应不发生法律效力,原有的夫妻间的民事权利义务仍然存续。但在刑法上,从刑法的谦抑性出发,一方在虚假离婚后,又与第三者结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39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