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也产生了不同意见。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地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秘密窃取是盗窃罪的客观特征, 和前提,也是区别于盗窃、诈骗等其他侵犯财产罪的标准之一。侵占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将合法持有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拒不退还的行为。拒不退还还包括将保管物、遗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039.html -
了解详情
暴力行为比较轻微,仍然属于抢夺性质,定抢夺罪比较合适。第三种意见认为,两被告人的行为既不应定销赃罪,也不应定抢夺罪,而应当定抢劫罪。销赃罪的主体 两被告人的犯罪情节又严重又不严重,显得前后矛盾。刑法第一百五十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款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764.html -
了解详情
抢夺罪的犯罪对象问题。一般说来,抢夺罪侵犯的对象是各种公私财物,且作为财产罪侵害对象的财物是从广义而言的,自然也包括财产性利益。活期存折与公司财务专用章和 或控制财物为目的。行为人主观上对财物的非法占有,是整个犯罪行为的一种确定故意,但抢夺罪的构成须是侵害公私财物达到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而行为人对财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74.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的当事人一方。 2、本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的,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行为人主观上没有上述诈骗故意,只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 ,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对于以签订合同的方法骗取财物的行为,认定行为人是否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关键在于查清行为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2990.html -
了解详情
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窃取是盗窃罪区别于抢劫、抢夺、诈骗、敲诈勒索等其他侵犯财产罪的主要标志。多人共同盗窃就是共同犯罪,最终 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5196.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将立即删除。在拖欠被害人钱款情况下,以暴力、胁迫手段逼迫被害人书写收条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属于犯罪既遂还是未遂?一、基本案情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经 的必然要求。我国刑法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对相关罪名的罪状表述多采用“财物”这一概念,如“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构成抢劫罪。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3630.html -
了解详情
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1900.html -
了解详情
犯意联络,均认识到要共同实施合同诈骗行为,并希望通过签订、履行合同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第二,由于刑法明确规定合同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合同诈骗罪 对被害人财产的侵犯程度,又可以据此对犯罪人作出罚当其罪的处罚。当然,不能将犯罪人所得额与犯罪人的最终所得额相混淆。实践中,由于犯罪人诈骗所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6746.html -
了解详情
科刑规定。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264条修改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 》第13条的规定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扒窃行为人的主体身份既要符合一般情形盗窃犯罪主体的要求,同时也要符合行为人窃取财物的行为要求和特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224.html -
了解详情
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侵害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我国刑法对盗窃的对象没有限制,故对物的 可由主管机关予以适当处罚。把偷窃自己家属或近亲属财物的行为与社会上的盗窃犯罪行为加以区别。《解释》规定,对此类案件,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04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