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案件。该案审理的亮点在于:二审合议庭通过对被告人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构成非法处置法院冻结、扣押、查封物品罪还是构成合同诈骗罪,是单位犯罪还是自然人犯罪, 单位,仍故意隐瞒事实,利用单位名义,骗取受害单位与其签订合同,从而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并将所得款用于充抵茜茜中心的债务。 《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396.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书字号:成都高新区人民法院(2006)高新刑初字第112号判决书。 2、案由:非法处置扣押财产。 3、诉讼双方: 公诉机关: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曾 的主观故意内容看,盗窃罪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所谓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指明知是公共的或他人的财物而意图把财物非法转归己有或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86.html -
了解详情
物。因此,三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侵占罪。 盗窃罪与诈骗罪在主观上都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在客观上都侵害了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不同的只是客观方面 权利。 综上所述,很显然三被告人用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段使相对人交付了数额巨大的财物,致使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其行为构成诈骗罪。 作者:金溪县人民法院法院 严小霞...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164.html -
了解详情
遗失也并非自己实际控制之包拎至柜台藏匿,并私分包内现金的行为符合盗窃罪中采用秘密窃取的方法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情形。且几名服务员快速私分包内现金却将空包丢弃,表明服务员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包内财物的故意。因此服务员郭某等人拿走空座上皮包并私分钱财的行为根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应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131.html -
了解详情
法治在线栏目) 对以上观点,笔者持有不同观点。笔者认为,本案中被告人郑某拾得他人信用卡,以秘密的方式试探出存折的密码,取出21000元存款的行为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被告人郑某在拾得他人的信用卡后,猜中密码,取出存款,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客观上是在被害人不知情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874.html -
了解详情
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认定抢劫罪的犯罪行为,关键是看行为人有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是否当场劫取了财物。是否当场使用了暴力,侵犯人身权利,只是其使用的一种 财产后,对财产拥有了处分权,但这种财产必须是要返还的,债权人只不过是暂时的占有,在法律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债权人完全可以向债务人索回财产。温某在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403.html -
了解详情
,盗窃只是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方式之一。而盗窃罪的行为表现是采取秘密窃取方法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行为人始终没有利用职务之便。 从犯罪客观方面如能分辨出利用职务上 行为人所担负的单位职责而产生。换言之,只有行为人利用本人职责范围内的、对单位财物的一定权限而实施的侵占行为,才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实施的侵占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294.html -
了解详情
他人财物的目的;而合同纠纷,行为人主观上则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因此,考察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是认定是否构成犯罪的关键。 对行为人的 ;三是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动;四是行为人对取得的财物的处置情况;五是行为人在违约后是否愿意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六是行为人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08.html -
了解详情
公安机关查获时又拒不交出,其行为应认定为侵占罪。第二种意见认为,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周某不知情的情况下秘密窃取1.5万元,其行为应定性为 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用自以为不使财物所有人、保管人发觉的方法占有他人财物。本案中,被害人周某将信用卡遗忘在自动取款机内,李某通过捡拾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67.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种意见认为,三被告人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理由是:三被告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客观上虽然使用了暴力殴打的方法,逼使李君交出了数额较大 ,与一般的抢劫不同。第二个特殊是犯罪侵犯的客体特殊,即对被害人的人身和非法财产的侵害。一般抢劫罪侵犯的客体包括两个方面,即对受害人的人身的侵害和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3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