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职务 ?也就是说其行为构成贪污罪还是职务侵占罪? 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具有共同之处,都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共财物或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二者之间的区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536.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将这12054元认定为其受贿金额。 【管析】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索贿或收受贿赂并不限于行为人将贿赂直接据为己有,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离退休后收受财物行为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所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541.html -
了解详情
工资未发而收取在外货款不上交是否构成职务侵占? 第一种观点认为,胡某利用职务之便,领取了温圳前进机械厂等单位135352元未交公司,已构成职务侵占 人员因单位拖欠、克扣其合法收益而与单位发生纠纷,行为人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利用职务便利占有单位财物的,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笔者认为胡某的这种行为不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65.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职务侵占? 第一种意见认为,肖某构成贪污罪。理由是:肖某身为村支部书记,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吞土地买卖款,应以贪污罪论处。 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肖某 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土地买卖款,但该土地买卖款并非国家征地补偿款,肖某只是利用其村支书身份非法占有本应属于村委会的财物,因此,其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268.html -
了解详情
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其中第五条第六项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互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 没有规定,依照《立法法》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法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属于规章,法律的效力高于规章;并且这个《管理办法》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026.html -
了解详情
,属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构成贪污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李某、黄某利用职务便利私分属集体所有的退耕还林款,构成职务侵占罪。 【管析】 笔者赞同第二 或经济组织,包括集体或者民办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团体。职务侵占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案中,村民委员会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618.html -
了解详情
日,双方因一些琐事发生争吵。尔后,王某趁黄某去照顾店里的生意时,利用保管的钥匙打开双方同居租住房屋的抽屉,从里面拿走店里的流动资金30000元逃回到自已 他人的财产,而是其自己有权处理的财产。 四、邹峰同志认为王某的行为利用了同居关系侵犯他人合法财产,严重影响到公民的财产安全,具有社会危害性。笔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752.html -
了解详情
,双方因一些琐事发生争吵。尔后,王某趁黄某去照顾店里的生意时,利用保管的钥匙打开双方同居租住房屋的抽屉,从里面拿走店里的流动资金30000元逃回到 列入亲属或亲友关系。其次,王某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利用同居关系侵犯他人合法财产,造成他人财产巨大损失,案发后,不能受到法律制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421.html -
了解详情
罪一般是行为人合法地占有他人财物,然后才将这财物据为己有,而本案中,三被告人利用存折将他人存款从邮政储蓄中取出,这明显是不合法的占有他人财物。因此,以侵占罪不合适。 至于第二种意见以盗窃罪处罚也不合适。因为本案中三被告人是利用拾到的存折从邮政储蓄所将存款取出来,不具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作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409.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法规而非行业规范进行,而被告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携带公款潜逃。 二、被告人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 本案的第二个基本事实是:2、被告人的日常工作是收取公款 对帐和交款,从案件具体情况而言,其完全具有将公款临时控制数日的便利,正是利用了这个便利,才有被告人携款潜逃行为的发生。被告人具有经手公共财物的便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3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