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虽然只负责餐饮供应,但依然在为广大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是在从事公务。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骗取国有财产,应构成贪污罪。 第二种观点认为:吴某虽不是 》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受国家机关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通过骗取差价这一方式,侵吞国有财产,应构成贪污罪。 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566.html -
了解详情
二者之间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382条规定: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刑法383 完全符合私分罚没财物罪的犯罪对象构成要件。 3、客观表现不同。贪污罪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一般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122.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工作秩序和国家的廉政建设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权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正常管理活动和社会主义公平竞争的交易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060.html -
了解详情
窝藏赃物罪论处。 对此意见,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张某以教唆的方法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间接实施盗窃并在盗窃过程中实施帮助行为,构成了盗窃罪。理由 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不能产生犯罪故意,教唆其犯罪不能构成教唆犯,教唆者不过是利用其作为工具达到自己的犯罪目的,符合间接实行犯的单独犯罪条件。本案张某主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715.html -
了解详情
开拓市场,实现销售收益,增加企业知名度等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同时也经常被经营者利用作为与其他商家竞争的手段。虚假的或欺骗性的宣传为法律所禁止。通常所说的 )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第9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份、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937.html -
了解详情
路营业部、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庆春路营业部从事证券经纪业务。期间,殷宏伟利用证券公司提供办公场所等便利条件,对外自称证券公司营业部客户经理,虚构委托成都 业绩和丰厚的投资回报率,甚至给投资者办理股权托管卡、欺骗性很强。3.利用国家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或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本案就是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39.html -
了解详情
,虽按合同规定要向江山市广播电视总台及其职工保证膳食供应,但该履行方式是利用自身及雇工劳力加工食品后向用餐者出售产品,并按一定的计价方法收取价款, 期间所发生的风险,也由用人单位承担。 此外,为提供产品,劳务提供方需利用自己的生产资料自行组织进行劳务活动,自行承担经营风险,报酬的取得遵循商品定价规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301.html -
了解详情
经审理认为,被告以行业协会的名义发文限制会员及参展商参加他人举办的展会,系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排挤竞争对手,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被告停止侵权、消除 文件而选择退出FIA。因此,被告通过发文的形式限制会员单位及参展商同时参展,是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取得竞争优势,违反了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934.html -
了解详情
李某的行为符合侵占罪的构成要件。但是,李某的身份特殊,并且李某的侵占行为利用了他身份的特殊性。因此,构成职务侵占罪。 笔者认为,李某的行为不构成盗窃。 派遣的员工,并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是职务侵占罪适格的主体;2、李某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李某平时的工作就是巡视铁路沿线,监管盗窃行为,因此,他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146.html -
了解详情
、考虑到定罪证据的客观可见性,在合同诈骗罪的认定中,需要能够证明被告人所利用合同存在的证据。口头合同只是通过诈骗人与被害人之间口头约定,没有客观实在的载体 压缩诈骗罪的存在空间,以致架空诈骗罪的意见是站不住脚的。司法实践中,对利用了口头合同形式进行诈骗的,扰乱了市场秩序的定合同诈骗罪,没有扰乱市场秩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3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