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以行为人自身是否非法占有财物认定诈骗罪。另一方面,杨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明知是虚假的材料,为徇私情,利用初审职权,使他人通过资格审核,致使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杨某徇私舞弊犯滥用职权罪,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骗取数额巨大的国家财产,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诈骗罪重于滥用职权罪,本案应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4104.html -
了解详情
大”、“数额巨大”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敲诈勒索罪是一种重要的侵犯财产罪,其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有的学者认为,敲诈勒索罪的对象是复合的,包括 要求当场交付财物。这表明,对于敲诈勒索最来说,行为人绝对不可能以当场实现威胁的内容相恐吓,当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这也是本罪与抢劫罪的显著区别。...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783.html -
了解详情
纠纷还是刑事犯罪 尽管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行为人主观上有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是区别两者的关键。如上所述,被告人收受对方财物后无正当理由拒 真相等方法,诈骗公司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6116.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为诈骗罪是很难的,因为更多的是民事借贷关系,但也有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即使以借条等形式作掩护,也是以借款为名行诈骗之实, 主观故意应当以其借款时这一时间点为准。根据诈骗罪的行为模式,行为人非法占有的主观目的是在取得被害人财产之前即已形成的,对行为人偿还能力的考察是贷款人在决定是否出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0231.html -
了解详情
)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非法获取后转送他人。另外,贪污罪不以特定的犯罪动机为其主观方面的必备要素,只要行为人故意实施了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国有)财物或 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不成立贪污罪。即使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但非法占有的财产并非其主管、管理、经营、经手的财物,也不成立贪污罪。另外,贪污罪与受贿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187.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救济款系国家对地震严重受灾户进行灾后重建的帮助和救济,其完全属于国家公共财产,被告人黄某通过对所骗取救济款进行分配获得5253元,其犯罪行为的对象并不 能认定该国家工作人员成立受贿罪。显然,对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帮助他人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行为不应认定为滥用职权罪。因此,在国家工作人员帮助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5976.html -
了解详情
分清三者之间的界限。 1、合同诈骗罪与侵占罪的区分 合同诈骗罪与侵占罪都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但两罪的区别在于:首先,从犯罪主体来看,侵占罪的主体 过程中。第三,从主观方面来看,侵占罪中非法占有的目的产生于合法持有他人财产之后,非法占有的前提是合法持有他人财物,而合同诈骗罪中诈骗故意既可以产生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938.html -
了解详情
黎某妤明知被害人对标的物行使权利时会受到阻碍而不告知被害人相关状况,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购房预付款的目的。此外,标的物实为黎某龙的103号房,但被告人黎 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这是刑法规定的合同诈骗罪。现就本案进行分析。首先,非法占有是合同诈骗罪行为人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760.html -
了解详情
刘继荣身份证复印件。应当说,是被告人的欺诈手段使刘继荣丧失了对30万元财产的所有权。因此,其诈骗犯罪成立。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被告人在实施诈骗行为时 先前行为的认可显然是不适当的。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被告人龚波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一系列的欺诈行为,其行为完全符合我国刑法关于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381.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敲诈勒索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如果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则不能以敲诈勒索罪论处,行为人为了追回自己 并没有超过债务数额,主观上不存在敲诈勒索刘某的主观故意,更不具有非法占有刘某财产的目的,不符合我国刑法关于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因此不能认定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6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