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的认定原则是:贪污罪主体是具有特定性、公务性、管理经营公共财物或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特征的有机统一。特定性表明贪污罪主体的基本外延; 存在冲突,所以假设不能成立,即承包关系不是民法通则规定的委托代理关系。刑法中的委托是指将一定的事务交给他人管理、经营,被委托人员需要以委托人的名义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123.html -
了解详情
犯,对其应按牵连犯、实质数罪、结果加重犯、单纯一罪等犯罪形态予以论处。法定结合的基本表现形态,只能是:甲罪十乙罪=新罪。至于某些人主张的其他表现形式,如, 犯新探》,载《中国法学》,1990年第5期第80页;顾肖荣著:《刑法中的一罪与数罪问题》,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第35页。[7]参见高铭暄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42.html -
了解详情
概念的逻辑要求,笔者认为,可以给我国刑法中的抢劫罪作出这样一个概念: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或其他在场人当场 一见到行为人查处即弃物逃走而被行为人占有的,这种情况符合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的基本特征,应定招摇撞骗罪。其五,应定贪污罪。如果行为人就是国家工作人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32.html -
了解详情
敲诈勒索的界限应如何界定? 2.以暴力手段抢回先前支付给他人的赔偿款是否构成抢劫罪? 3.司法实践中如何贯彻刑法第六十三条? 三、法理分析 (一)本案被害人的 年的刑罚与本案被告人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是不相适应的。罪责刑相适应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应该贯穿于刑事立法、司法全过程。就本案而言,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293.html -
了解详情
邓XX这一证据事实。同时,用证据事实证明案件的待证事实应符合刑事诉讼证明的基本要求足以排除合理怀疑,而本案的证据事实尚不能足以排除诸如被告人之辩解理由或 性质转化为抢劫罪论处。笔者认为,合同诈骗等特殊诈骗犯罪不能转化不抢劫罪。 转化型抢劫犯罪,是刑法中的扩张解释。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关于转化抢劫罪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999.html -
了解详情
,而设置了两个量刑幅度,分别是“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而且多数情况下有期徒刑跨越两个以上量刑幅度,我们不能 的选择只能是后者,因为罪刑法定是刑法首要的基本原则。在这种矛盾、冲突中司法人员是无能为力的,除了在合法的前提下利用有限的自由裁量空间尽量避免矛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934.html -
了解详情
及司法文件均多次提出并强调“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由此,这一刑事政策在我国刑事法中的地位得以确立,成为我国最基本的刑事政策[6]。有学者指出:“宽严相济 ,其是否作为一种刑罚方法,还存在较大争议,所以我国刑法中的资格刑一般是指剥夺政治权利。尽管刑法第54条对剥夺政治权利作了规定,但其内容明显不科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9673.html -
了解详情
、隐瞒犯罪所得罪举例论述。【案情简介】 被告人王某、李某在某钢铁厂回收废铁过程中,先后10余次窜至对面车间,窃得成品钢材共计价值人民币9890元。被告人陈某 分则,司法解释是分则的具体化,更应遵循总则的要求。故同一犯罪事实的下游犯罪法定刑高于上游犯罪,明显违反罪责刑相适应这一刑法总则规定的基本原则。...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4691.html -
了解详情
王某、白某能够窃取该10600元现金起到原因力作用,因此王某应当对白某隐瞒的10000元钱承担刑事责任。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一、部分行为,全部 。 二、主客观相一致王某对被盗财物的数额主观上不具有认识错误 主客观相一致原则也是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基本涵义是客观危害结果必须是在主观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5007.html -
了解详情
来处理。同一行为,只因为施行主体的性别不同就做出了差别迥异的定罪量刑,这不就违反了现行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的平等原则么?另外,随着同性恋从无到有且数量在 因此刑法不应对此问题再回避。笔者认为,将现行强奸罪中的“强奸妇女”改为“强奸他人”为宜,不再对犯罪主体进行性别限制。同时,将女性奸淫男童从猥亵儿童罪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9510.html -
了解详情